摘要: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呼伦贝尔全市博物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精心策划系列主题展览与社教活动,探索博物馆与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呼伦贝尔全市博物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精心策划系列主题展览与社教活动,探索博物馆与现代社会融合的新路径,感受北疆文化与时代脉搏的共鸣。
一、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多样体验“融合之路”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设置了“融合之路”主题文创印章打卡环节——嘎仙洞的神秘、鄂伦春纹样的精美,都被浓缩在方寸之间,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把文化记忆“盖”回家!
同时,在馆内设服饰体验区,提供多样鲜卑传统服饰,让游客化身为“历史穿越者”。伴随着讲解员全程随行,结合馆内珍贵文物,深入解读鲜卑服饰的款式、纹样、配饰等元素,生动讲述鲜卑文化,深刻感触“融合之路”的历史脉搏。
二、海拉尔博物馆:文物界的“普法先锋”
这里玩起了最潮的“线上+线下”组合拳!微信公众号变身法律课堂,《一图读懂文物保护法》让枯燥的法条变得像漫画一样有趣。线下研学活动更是带孩子们开启“文物侦探”模式,在历史迷宫中探索“融合之路”的历史足迹,寻找北疆文化的时代脉搏。
三、根河博物馆:森林里的文化交响乐
活动在《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的欢快节奏中开场,独唱《家乡的白桦林》让欣赏者在记忆的天幕上熠熠生辉,享受着无尽的眷恋与思念;马头琴齐奏《追风逐日+万马奔腾》,独唱《中华一家亲》,寓教于乐中播撒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群舞《你好!敖鲁古雅》以使鹿鄂温克族传承千年的驯鹿文化为纽带,触摸森林的脉搏,共同聆听猎民与鹿群共生的古老故事。
四、扎兰屯博物馆:“教室里的文物魔法课”
博物馆工作人员化身“文化魔术师”,把课堂变成了时光隧道,文物图片展变身“历史连连看”,互动问答成了“文化抢答赛”。最受欢迎的是文物故事课堂——当孩子们用小手捏出仿古陶器时,千年前的工匠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睛。
五、额尔古纳博物馆:小小考古学家训练营
5月18日上午开展了《童话塑古韵,妙手探文明》主题活动,邀请额尔古纳市中小学生及家长一起,亲手体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孩子们拿着小刷子像模像样地“考古”,修复文物的专注劲儿堪比专业修复师。当陶片在他们手中重现光彩时,历史的拼图就这样被温柔地拼接起来。
六、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最炫民族风派对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活动,活动在歌舞声中拉开序幕,VR技术让哪吒和敖丙穿越来当“文化推广大使”,数字魔法让文物“活”了过来!板棍角力区成了最热闹的“健身房”,围鹿棋棋盘变身智慧战场。最浪漫的是星光拓印工作台——古老的岩画与现代抽象画在月光下跳起了华尔兹。
七、扎赉诺尔博物馆:讲解界的“少年说”
扎赉诺尔博物馆以“历史 青春 未来 文脉守护 铸就融合之路”为主题,开展青少年志愿讲解比赛活动。以独特的视角和充满活力的讲解方式,讲述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随后的写生活动更是妙笔生花。
八、鄂温克博物馆
鄂温克博物馆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活动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幕,热场歌舞表演精彩纷呈,以草原文化的豪迈与热情点燃现场文化共鸣。上午的热场歌舞让整个博物馆变成了那达慕会场,下午的非遗讲座又让人静下心来品味文化醇香。
来源:呼伦贝尔文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