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持续的血压升高对心脏、血管等都会造成损伤,如不及时加以治疗,还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世界高血压日之际,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持续的血压升高对心脏、血管等都会造成损伤,如不及时加以治疗,还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世界高血压日之际,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建平,就高血压的防治进行深入的探讨。
蔡军在访谈中介绍了高血压的全球挑战与现状,全球约有14亿高血压患者,中国作为高血压大国,患者数量接近3亿,且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但高血压达标率仅为10-15%。“高血压不仅直接威胁患者健康,还导致大量的医保支出和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脑梗、心梗和肾功能不全等。”他表示,全社会需共同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精准测量是高血压有效控制的基础。”蔡军强调,由于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情绪、活动、饮食等,因此测量时需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他建议采用多种测量方式,包括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在测量时,应保持安静休息状态,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并注意测量体位和袖带的松紧度。对于新诊断或调整用药的患者,应增加测量频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建平认为,高血压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他强调,降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效果。因此,患者应努力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压目标。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李建平还强调了平稳降压的重要性,即24小时内血压波动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血压大幅波动对心脑血管造成损害。
蔡军对理想血压值与特殊人群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略有差异,但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小于130/80mmHg。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等,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降压目标。同时,他提醒患者不要害怕用药,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李建平则特别关注了夜间高血压的危害与防控的问题。他指出,夜间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可能更大,因为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段,如果夜间血压控制不好,会进一步增加发病风险。因此,患者应关注夜间血压变化,对于存在夜间高血压风险的人群,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精神紧张焦虑者等,应积极去除诱因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两位专家共同呼吁,高血压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通过精准测量和有效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让患者享受更加健康长寿的生活。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