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目选择题日常练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8 16:28 1

摘要:A. 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高温少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作者把解说也已备上,可以练习,也可以阅读

1.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是?

A. 山顶 B. 山谷 C. 山脊 D. 鞍部

2.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属于哪个大洲?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3. 下列不属于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的是?

A. 纬度位置 B. 人口数量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4. 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六大板块不包括以下哪个?

A. 欧亚板块 B. 大西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5.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高温少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6. 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 中间高,四周低 D. 中间低,四周高

7.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注入的海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地中海

8.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多为?

A. 呈点状 B. 呈条带状 C. 呈团块状 D. 无规律

9.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 南北温差小 B.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C. 全国普遍高温 D. 全国普遍低温

10.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1. 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域是?

A. 亚洲东部 B. 欧洲西部 C. 地中海沿岸 D. 北美洲中部

12.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

A.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D.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13. 以下不属于常见地质灾害的是?

A. 地震 B. 寒潮 C. 滑坡 D. 泥石流

1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 贝加尔湖 B. 里海 C. 苏必利尔湖 D. 维多利亚湖

15.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雨热同期 B. 降水均匀 C. 无旱涝灾害 D. 气温年较差小

16.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位于哪个国家?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加拿大 D. 中国

17.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18.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不包括以下哪条山脉?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巫山 D. 秦岭

19. 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A. 亚马孙平原 B. 东欧平原 C. 西西伯利亚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0. 地形雨形成的关键条件是?

A. 气流下沉 B. 暖湿气流遇山地被迫抬升 C. 冷空气过境 D. 空气对流旺盛

21. 以下不是影响人口分布主要因素的是?

A. 气候 B. 宗教 C. 地形 D. 水源

22.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汉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23. 沿河分布的聚落形态多呈?

A. 团块状 B. 环状 C. 条带状 D. 点状

24.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主要差异体现在?

A. 人口数量 B. 生产方式 C. 房屋高度 D. 道路宽度

25. 佛教的发源地是?

A. 阿拉伯半岛 B. 古印度 C. 巴勒斯坦地区 D. 中国

26. 下列属于影响工业布局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A. 原料 B. 地形 C. 水源 D. 市场

27. 我国四大牧区不包括?

A. 内蒙古牧区 B. 新疆牧区 C. 青海牧区 D. 山东牧区

28.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巴西 D. 印度

29. 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且时间不紧迫,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 B. 公路 C. 航空 D. 管道

30. 以下不属于我国五大经济特区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上海

31.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 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南美洲

32.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

A. 交通 B. 土壤 C. 政策 D. 市场

33. 我国铁路干线“三横”中,不包括?

A. 京包 - 包兰线 B. 陇海 - 兰新线 C. 沪杭 - 浙赣 - 湘黔 - 贵昆线 D. 京哈 - 京广线

34. 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美国哪个城市?

A. 纽约 B. 华盛顿 C. 旧金山 D. 洛杉矶

35. 城市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问题是?

A. 交通拥堵 B. 住房紧张 C. 人口老龄化 D. 环境污染

36. 以下属于我国经济作物的是?

A. 水稻 B. 小麦 C. 棉花 D. 玉米

37. 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38. 我国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主要适应的自然环境是?

A. 湿热 B. 寒冷 C. 干旱少雨 D. 多地震

39.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0.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A. 雨热同期 B. 光照充足 C. 终年高温多雨 D. 昼夜温差大

区域地理部分(世界)

41.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A.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 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C. 连接南北美洲 D. 是欧洲通往非洲的必经之地

42.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气候原因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 B.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C.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D.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

43.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因为?

A. 羊的数量多,畜牧业发达 B. 羊毛出口量世界第一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44. 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不包括?

A. 单一化 B. 专门化 C. 机械化 D. 商品化

45. 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不包括?

A. 丰富的石油资源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单一的民族和宗教 D. 匮乏的水资源

46.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A. 人口 B. 资源 C. 粮食 D. 环境

47. 巴西热带雨林不具有的生态效益是?

A. 调节气候 B. 提供木材 C. 涵养水源 D. 维护生物多样性

48. 俄罗斯自西向东的地形依次是?

A. 平原 - 高原 - 山地 B. 高原 - 平原 - 山地 C. 山地 - 平原 - 高原 D. 平原 - 山地 - 高原

49.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

A. 气候适宜 B. 资源丰富 C. 海运便利 D. 农业发达

50.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 旅游资源丰富 B. 交通不便 C. 服务设施完善 D. 经济发达

51. 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高粱

52. 澳大利亚有众多特有动物的原因是?

A. 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 B. 气候复杂多样 C. 人类保护得当 D. 地形独特

53. 美国的地势特点是?

A. 东西高,中部低 B. 东西低,中部高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54. 中东地区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是?

A. 石油,分布在红海沿岸 B. 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C. 煤炭,分布在两河流域 D. 天然气,分布在阿拉伯半岛

55. 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

A.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B. 沿海向内陆分布 C. 无规律 D. 东西对称分布

56. 巴西的主要地形区是?

A. 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B. 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D. 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

57. 俄罗斯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A. 地域辽阔 B. 冬季漫长寒冷,公路运输不便 C. 铁路运输运量大 D. 河流航运发达

58. 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A. 大和民族 B. 朝鲜族 C. 蒙古族 D. 汉族

59. 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不包括?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60. 东南亚的旅游景点不包括?

A. 泰姬陵 B. 巴厘岛 C. 吴哥窟 D. 下龙湾

区域地理部分(中国)

61.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A. 大部分位于热带 B. 海陆兼备 C. 全部位于高纬度 D. 四面环海

62. 以下属于我国隔海相望国家的是?

A. 俄罗斯 B. 印度 C. 韩国 D. 蒙古

63.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A. 以平原为主 B. 地形单一 C. 山区面积广大 D. 地势平坦

64.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分别是?

A. 巴颜喀拉山,渤海 B. 唐古拉山,东海 C. 巴颜喀拉山,黄海 D. 唐古拉山,南海

65.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包括?

A. 跨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B. 地形复杂 C. 人口众多 D. 海陆位置差异大

66. 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 以水田为主 B. 冬季河流不结冰 C.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67.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A. 终年炎热 B.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C. 全年干旱少雨 D. 全年温和湿润

6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 土质疏松 B. 降水集中,多暴雨 C. 植被稀少 D. 过度开垦

69.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贫瘠 B. 河湖众多,水热条件优越 C. 地形崎岖 D. 人口稀少

70. 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毗邻港澳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政策支持 D. 劳动力丰富

71.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 水稻和油菜 B. 小麦和棉花 C. 青稞和小麦 D. 玉米和大豆

72. 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A. 三山夹两盆 B. 平原广布 C. 高原为主 D.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73.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 人口密集,用水量大 B. 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C.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D. 河流稀少

74. 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称,是因为盛产?

A. 甘蔗 B. 甜菜 C. 香蕉 D. 菠萝

75. 长江中游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凌汛 C. 洪涝灾害 D. 水污染

76. 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运输方式是?

A. 马车 B. 水运 C. 铁路 D. 航空

77. 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

A. 森林 B. 草原 C. 荒漠 D. 湿地

78. 北京的城市职能不包括?

A. 全国政治中心 B. 全国经济中心 C. 全国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79. 香港的经济支柱是?

A. 农业 B. 重工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对外贸易

80.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

A. 交通便利 B. 科技发达 C. 资源丰富 D. 劳动力密集

81. 在山区选址建度假村,不必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交通条件 C. 人口性别比例 D. 水源状况

82. 某城市人口增长较快,不可能的原因是?

A. 经济发展快 B. 就业机会多 C. 气候恶化 D. 政策吸引

8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包括?

A. 过度捕捞 B. 减少海洋污染排放 C.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D. 合理规划海洋开发

84. 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A. 气候 B. 地形 C. 宗教信仰 D. 人口数量

85. 地震发生时,在室外的正确避险做法是?

A. 躲在广告牌下 B. 迅速跑到空旷地带 C. 躲在高楼墙边 D. 立即跑回室内

86. 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A. 水污染严重 B. 人口多,用水量大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浪费严重

87. 推广种植某种农作物,不需要考察的地理条件是?

A. 当地居民的婚姻状况 B. 气候条件 C. 土壤肥力 D. 水源条件

88.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

A. 海平面上升 B. 冰川融化 C. 物种增多 D. 极端天气增多

89. 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足可能是?

A. 旅游资源丰富 B. 交通不便 C. 服务设施不完善 D. 宣传力度不够

90.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从地理规划角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少道路建设 B. 增加红绿灯时长 C.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 D. 限制车辆生产

91.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做法错误的是?

A. 乱占耕地 B.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C. 防治土地污染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92.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修建的原因是?

A. 为了美观 B. 减少施工难度 C. 减缓坡度 D. 增加交通流量

93. 影响某河流航运价值高低的因素不包括?

A. 河流流量 B. 结冰期 C. 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D. 河流长度

94. 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建筑材料 B. 民族构成 C. 气候条件 D. 地形地貌

95. 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措施不包括?

A. 继续扩大资源开采 B. 发展新兴产业 C. 治理环境污染 D. 完善基础设施

96. 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A. 发展林业 B. 开发矿产资源 C. 大力发展种植业 D. 发展旅游业

97. 沿海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不利条件是?

A. 海域广阔 B. 海水污染 C. 交通便利 D. 渔业资源丰富

98. 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错误的是?

A. 可再生,前景广阔 B. 技术要求高 C. 对环境破坏大 D. 能量不稳定

99. 在城市建设中,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大量砍伐树木建设高楼 B.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C. 随意填埋湿地 D. 过度开采地下水

100. 某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可能不包括?

A. 降水集中,多暴雨 B. 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C. 植被覆盖率高 D. 地势低洼

1.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是?

答案:A. 山顶

解析: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海拔高于四周;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易发育河流;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形似马鞍。

2.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属于哪个大洲?

答案:C. 北美洲

解析:格陵兰岛面积约21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岛屿,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属于丹麦自治领地。

3. 下列不属于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的是?

答案:B. 人口数量

解析:纬度位置决定热量带,海陆位置影响降水,地形通过海拔、坡向改变水热条件;人口数量主要影响资源利用和环境,非气候形成的直接因素。

4. 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六大板块不包括以下哪个?

答案:B. 大西洋板块

解析:六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无“大西洋板块”。

5.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答案:A. 全年高温多雨

解析:该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年均温超25℃,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

6. 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答案: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解析: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为平原、丘陵,这种地势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7.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注入的海洋是?

答案:D. 地中海

解析:尼罗河全长约6670千米,是世界最长河流,自南向北流经非洲东北部,最终注入地中海。

8.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多为?

答案:C. 呈团块状

解析: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水源、交通条件优越,聚落常集中分布形成团块状;山区聚落多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

9.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答案:B.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解析: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纬度高、白昼短,且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南方纬度低、气温较高,导致南北温差大。

10.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答案:C. 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属热带沙漠气候。

11. 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域是?

答案:C. 地中海沿岸

解析:该气候因在地中海地区分布最广、特征最典型得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12.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

答案:A.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距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西北内陆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13. 以下不属于常见地质灾害的是?

答案:B. 寒潮

解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由地质作用引发,属于地质灾害;寒潮是大范围冷空气活动,属于气象灾害。

1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答案:B. 里海

解析:里海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虽名为“海”,实为咸水湖,是世界最大湖泊;贝加尔湖是最深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是最大淡水湖。

15.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答案:A. 雨热同期

解析:我国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与农作物生长旺盛期一致,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成熟;但季风不稳定易引发旱涝灾害。

16.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位于哪个国家?

答案:B. 俄罗斯

解析: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最深湖泊,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拥有全球约20%的淡水资源。

17.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答案:C. 海陆位置

解析:沿海地区距海洋近,水汽充足,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

18.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不包括以下哪条山脉?

答案:D. 秦岭

解析: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秦岭是南方与北方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19. 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答案:A. 亚马孙平原

解析: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是世界流量最大河流,主要流经亚马孙平原,该平原也是世界最大平原。

20. 地形雨形成的关键条件是?

答案:B. 暖湿气流遇山地被迫抬升

解析: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沿山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致雨;空气对流旺盛形成对流雨。

21. 以下不是影响人口分布主要因素的是?

答案:B. 宗教

解析:气候、地形、水源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生产,是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宗教主要影响文化和社会行为,非人口分布的核心要素。

22.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答案:B. 汉语

解析: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国家,加之华人、华侨分布广泛,使汉语成为使用人数最多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3. 沿河分布的聚落形态多呈?

答案:C. 条带状

解析:河谷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聚落常沿河流延伸分布,形成条带状;平原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

24.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主要差异体现在?

答案:B. 生产方式

解析:城市聚落以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为主,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这是两者的核心差异。人口数量、房屋高度、道路宽度的差异均由生产方式的不同衍生而来 。

25. 佛教的发源地是?

答案:B. 古印度

解析:佛教约公元前6世纪由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之后向亚洲其他地区传播;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发源地,巴勒斯坦地区是基督教发源地。

26. 下列属于影响工业布局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答案:D. 市场

解析:市场决定工业产品的销售,影响工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原料、地形、水源属于自然因素或自然条件,而市场需求、交通、劳动力等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27. 我国四大牧区不包括?

答案:D. 山东牧区

解析: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这些地区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山东以农耕为主,不属于我国四大牧区。

28.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答案:B. 美国

解析:美国农业高度发达,实现了机械化和专门化生产,耕地面积广,农产品产量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玉米、大豆等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9. 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且时间不紧迫,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答案:A. 铁路

解析: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较低、适合长距离运输大宗笨重货物;公路适合短途、小批量运输;航空速度快但运费高,适合急需、贵重、轻小物品;管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和气体。

30. 以下不属于我国五大经济特区的是?

答案:D. 上海

解析: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但不属于经济特区范畴。

31.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答案:B. 欧洲

解析:欧洲经济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生育意愿低,人口增长缓慢,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32.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

答案:B. 土壤

解析:土壤属于自然因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交通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政策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这些都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33. 我国铁路干线“三横”中,不包括?

答案:D. 京哈 - 京广线

解析:我国铁路干线“三横”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京哈—京广线是“五纵”中的一条南北向铁路干线。

34. 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美国哪个城市?

答案:C. 旧金山

解析:“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依托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大量高科技企业,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

35. 城市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问题是?

答案:C. 人口老龄化

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主要与人口年龄结构、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等因素相关,与城市化无直接关联。

36. 以下属于我国经济作物的是?

答案:C. 棉花

解析:经济作物是用于工业原料的作物,棉花可用于纺织工业;水稻、小麦、玉米属于粮食作物,主要用于食用。

37. 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答案:B. 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大部分地区远离海洋,受大陆气团控制,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38. 我国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主要适应的自然环境是?

答案:C. 干旱少雨

解析:黄土高原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黄土直立性强,适宜开挖窑洞;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适合当地干燥、温差大的气候,且能节省建筑材料。

39.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答案:A. 辽中南工业基地

解析:辽中南工业基地依托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发展了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是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和综合性产业为主。

40.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答案:C. 终年高温多雨

解析: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利于农作物全年生长,但光照不足 。

41.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答案:B. 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解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两大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战略和经济意义重大;“三洲五海之地”指中东地区。

42.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气候原因是?

答案:A.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

解析: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43.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因为?

答案:C. 以上都是

解析: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羊的数量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首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44. 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不包括?

答案:A. 单一化

解析:美国农业具有专门化(如玉米带、小麦区等)、机械化(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商品化(农产品大量用于销售)的特点;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并非单一化。

45. 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C. 单一的民族和宗教

解析:中东地区民族、宗教复杂,阿拉伯人、犹太人等多民族聚居,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在此交汇;此外,丰富的石油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匮乏的水资源都是该地区成为热点的原因。

46.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答案:B. 资源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但面临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短缺,过度开垦引发环境恶化。

47. 巴西热带雨林不具有的生态效益是?

答案:B. 提供木材

解析:提供木材属于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属于生态效益,雨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土、保护物种等作用,对全球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48. 俄罗斯自西向东的地形依次是?

答案:A. 平原 - 高原 - 山地

解析:俄罗斯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均属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形差异显著。

49.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

答案:C. 海运便利

解析: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出口,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港口众多,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运入和产品输出。

50.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B. 交通不便

解析:欧洲西部交通网络发达,航空、铁路、公路运输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如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服务设施完善、经济发达(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强),这些都是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51. 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答案:C. 水稻

解析: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处适合种植水稻,且当地居民喜食稻米,因此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

52. 澳大利亚有众多特有动物的原因是?

答案:A. 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

解析:澳大利亚大陆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缺少天敌,因此保留了鸭嘴兽、袋鼠等古老而独特的物种。

53. 美国的地势特点是?

答案:A. 东西高,中部低

解析:美国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地势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特点。

54. 中东地区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是?

答案:B. 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解析: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

55. 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

答案:A.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解析:受纬度位置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自赤道向南北依次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明显的南北对称分布。

56. 巴西的主要地形区是?

答案:A. 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解析: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巴西南部;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巴西北部,覆盖着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

57. 俄罗斯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D. 河流航运发达

解析:俄罗斯地域辽阔,铁路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冬季漫长寒冷,公路运输不便;河流结冰期长,且多自南向北流,与货物流向不一致,航运价值低。

58. 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答案:A. 大和民族

解析:大和民族是日本的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8%,在日本文化、语言和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

59. 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不包括?

答案:B. 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欧洲西部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

60. 东南亚的旅游景点不包括?

答案:A. 泰姬陵

解析:泰姬陵位于印度,属于南亚地区;巴厘岛(印度尼西亚)、吴哥窟(柬埔寨)、下龙湾(越南)均是东南亚著名的旅游景点 。

61.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答案:B. 海陆兼备

解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既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上贸易,又可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欧洲等进行贸易往来;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62. 以下属于我国隔海相望国家的是?

答案:C. 韩国

解析:我国与韩国隔黄海相望;俄罗斯、印度、蒙古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63.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答案:C. 山区面积广大

解析:我国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山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2%,地形复杂多样。

64.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分别是?

答案:A. 巴颜喀拉山,渤海

解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65.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C. 人口众多

解析:我国跨多种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等)和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等),地形复杂,海陆位置差异大,这些导致气候复杂多样;人口众多与气候类型无关。

66. 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答案:C.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解析:北方地区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冬季河流不结冰、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均是南方地区的特征。

67.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答案:B.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解析: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受夏季风影响,短促温暖;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6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答案:D. 过度开垦

解析:过度开垦属于人为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均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使土壤易被侵蚀。

69.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原因是?

答案:B. 河湖众多,水热条件优越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且长江及其支流、众多湖泊提供丰富水源,地形平坦,适合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

70. 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答案:B. 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匮乏;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毗邻港澳、政策支持(如经济特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

71.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答案:C. 青稞和小麦

解析: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青稞和小麦耐寒性强,适合在该地区种植;水稻喜湿热,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72. 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答案:A. 三山夹两盆

解析:“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这种地形特征是新疆自然地理的重要标志。

73.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答案:C.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解析:春季华北平原雨季未到,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人口密集、用水量大属于人为原因;华北地区河流较多。

74. 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称,是因为盛产?

答案:A. 甘蔗

解析: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甘蔗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蔗糖产量高。

75. 长江中游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答案:C. 洪涝灾害

解析:长江中游河道弯曲(如荆江段),地势低平,降水集中,加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主要在长江上游,凌汛较少发生,水污染不是中游最突出问题。

76. 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运输方式是?

答案:B. 水运

解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运历史悠久且便利;马车是北方传统运输工具,铁路和航空属于现代运输方式。

77. 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

答案:B. 草原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78. 北京的城市职能不包括?

答案:B. 全国经济中心

解析: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79. 香港的经济支柱是?

答案:D. 对外贸易

解析: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政策,对外贸易发达,是全球重要的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农业比重小,重工业不发达,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80.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

答案:C. 资源丰富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水能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但存在交通不便、科技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81. 在山区选址建度假村,不必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答案:C. 人口性别比例

解析:地形地势影响度假村建设难度和安全性,交通条件关系游客可达性,水源状况保障生活用水;人口性别比例对度假村运营无直接影响。

82. 某城市人口增长较快,不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C. 气候恶化

解析: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政策吸引(如人才引进政策)均会吸引人口迁入;气候恶化通常会导致人口迁出,而非增长。

8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包括?

答案:A. 过度捕捞

解析: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物链,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减少污染排放、建立保护区、合理规划开发均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

84. 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答案:D. 人口数量

解析:气候影响农作物生长(如湿热地区喜辣,有助于祛湿),地形影响食材种类(山区多山珍,沿海多海鲜) ,宗教信仰影响饮食禁忌(如伊斯兰教禁食猪肉);而人口数量主要影响食物的需求量,与饮食偏好、习惯的形成没有直接关联,不属于影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因素。

85. 地震发生时,在室外的正确避险做法是?

答案:B. 迅速跑到空旷地带

解析:室外避险应远离高楼、广告牌、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空旷地带可减少被砸风险;躲在广告牌下、高楼墙边易因物体倒塌受伤,地震时跑回室内可能因建筑物坍塌被困。

86. 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答案: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解析:部分城市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水资源丰富,旱季供水不足;水污染严重、人口多用水量大、浪费严重属于人为原因。

87. 推广种植某种农作物,不需要考察的地理条件是?

答案:A. 当地居民的婚姻状况

解析:气候条件(温度、降水等)、土壤肥力、水源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居民婚姻状况与农作物种植无直接关联。

88.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

答案:C. 物种增多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栖息地,还会引发极端天气,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减少而非增多。

89. 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足可能是?

答案:B. 交通不便

解析:交通不便会增加游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可进入性;旅游资源丰富是优势,服务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会影响旅游业发展,但交通不便是更直接的制约因素。

90.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从地理规划角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C.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

解析: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减少职住分离,可减少通勤流量;减少道路建设会加剧拥堵,增加红绿灯时长可能降低通行效率,限制车辆生产不属于地理规划范畴。

91.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做法错误的是?

答案:A. 乱占耕地

解析:乱占耕地会减少农业用地,威胁粮食安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防治土地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都有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2.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修建的原因是?

答案:C. 减缓坡度

解析:山区地势起伏大,“之”字形路线通过延长道路长度,降低坡度,便于车辆安全行驶;与美观、增加交通流量无关,也不能减少施工难度。

93. 影响某河流航运价值高低的因素不包括?

答案:D. 河流长度

解析: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需求大)有利于航运;河流长度与航运价值无必然联系,如短而流量大、经济腹地广的河流也可能航运价值高。

94. 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答案:B. 民族构成

解析:建筑材料受当地资源限制(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气候条件影响房屋结构(如傣族竹楼防潮散热),地形地貌影响布局(如山区吊脚楼);民族构成主要影响文化习俗,对建筑风格的直接影响较小。

95. 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措施不包括?

答案:A. 继续扩大资源开采

解析:继续扩大资源开采会加速资源枯竭,加剧环境问题;发展新兴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完善基础设施有助于摆脱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96. 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答案:C. 大力发展种植业

解析:山区地形崎岖,坡度大,大力发展种植业易引发水土流失;发展林业可保持水土、发展经济,开发矿产资源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可利用自然风光,均是合理方式。

97. 沿海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不利条件是?

答案:B. 海水污染

解析:海水污染会导致养殖生物死亡或品质下降;海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是有利条件,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和销售 。

98. 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错误的是?

答案:C. 对环境破坏大

解析:太阳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破坏小;但存在能量不稳定(受天气、季节影响)、技术要求高(如储能技术)等挑战,且可再生、前景广阔。

99. 在城市建设中,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B.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解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大量砍伐树木、随意填埋湿地、过度开采地下水都会破坏生态环境。

100. 某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可能不包括?

答案:C. 植被覆盖率高

解析:植被覆盖率高有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洪涝灾害;降水集中多暴雨、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地势低洼易积水都是引发洪涝的常见原因。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