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C 位门” 风波:全红婵遭冷遇,信任危机如何破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2:30 2

摘要:2025年5月,李宁因与中国奥委会签约仪式上的“C位争议”陷入舆论漩涡。活动合影中,近期夺冠的陈芋汐被安排紧挨创始人李宁站在中心位置,而合作两年的全红婵却退至第三排角落。这一细节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直播间弹幕被“退货”刷屏,尽管全红婵在社交平台发声力挺品牌,但

2025年5月,李宁因与中国奥委会签约仪式上的“C位争议”陷入舆论漩涡。活动合影中,近期夺冠的陈芋汐被安排紧挨创始人李宁站在中心位置,而合作两年的全红婵却退至第三排角落。这一细节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直播间弹幕被“退货”刷屏,尽管全红婵在社交平台发声力挺品牌,但公众对李宁的信任危机仍未平息。

代言人策略失当:冠军光环下的信任崩塌

李宁与全红婵的合作曾被视为体育营销的典范。2025年4月航天日活动上,全红婵与李宁互动亲密,品牌承诺为其研发航天材料跳水服。但签约仪式上的站位调整,让部分消费者讨论品牌“唯成绩论”的倾向,但品牌在代言人策略上的考量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表明其策略完全基于成绩。李宁高管在公开场合强调“商业活动看成绩”的言论进一步激化矛盾,品牌连夜更换广告站位。霍启刚曾呼吁理性看待运动员状态起伏,但李宁的决策加剧了公众对品牌价值观的讨论。

危机管理失效:从沉默到道歉的信任裂痕

事件发酵初期,李宁选择沉默应对,错失最佳回应时机。直至直播间出现被在线声讨、多地门店出现退货潮,品牌才发布道歉声明。这份声明被指“诚意不足”,仅笼统表达歉意,未对站位安排的核心问题作出解释,也未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对比老乡鸡董事长手写道歉信引发的正向反响,李宁的公关策略显得机械化。有网友发现,品牌在事件发酵期间试图通过“冠军就该站C位”等文案引导舆论,反而引发更大反弹。央视网转发认证的“体育精神教科书”未能扭转局面,反而凸显品牌与消费者情感连接的断裂。

长期隐患暴露:品牌价值体系的重构挑战

此次风波并非李宁首次陷入舆论危机。2022年秋冬新品被质疑抄袭日本军装,再到此次“站位事件”,品牌形象已遭受多轮冲击。李宁曾借助全红婵的国民好感度实现销售额增长,消费者对国货的期待已从产品功能转向情感价值。李宁直播间被迫关闭评论、官网道歉通道失灵等细节,暴露其用户沟通机制的脆弱。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