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7日,《纽约时报》一则报道揭开了南亚次大陆信息战的冰山一角:印度媒体在印巴冲突中系统性地编造“军事捷报”,从“精准打击巴基斯坦核基地”到“击落两架枭龙战机”,再到“瘫痪卡拉奇港”,每条新闻都配以具体坐标、机型编号等细节,却无一经得起事实核查。
文 春公子
2025年5月17日,《纽约时报》一则报道揭开了南亚次大陆信息战的冰山一角:印度媒体在印巴冲突中系统性地编造“军事捷报”,从“精准打击巴基斯坦核基地”到“击落两架枭龙战机”,再到“瘫痪卡拉奇港”,每条新闻都配以具体坐标、机型编号等细节,却无一经得起事实核查。
事实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5月16日声明称,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运行正常,未监测到异常辐射数据;
美国国务院证实,受武器出口协议限制,巴基斯坦F-16仅用于反恐,且未参与冲突。
印度媒体的虚假叙事并非孤立事件。早在5月8日,《印度快报》声称“摧毁巴方S-400防空系统”,但随后其报道中提及的阵亡士兵亲属证实,该士兵生前确系S-400操作员,间接暴露印军装备损失。法国情报部门亦确认,印度至少损失1架“阵风”战机,与CNN报道吻合。
印度政府5月15日突然封禁两家中国海外媒体,表面理由是“传播虚假信息”,但细究事件背景,这场舆论风暴背后藏着更复杂的国际信息博弈。中国媒体的报道经得起最严苛的真相检验。
新华社、CGTN在印巴冲突报道中,所有关键信息均标注联合国驻巴基斯坦监测组数据来源,连巴基斯坦港口油罐车进出时间这类细节,都能与路透社、法国24电视台的现场画面交叉印证。
反观印度媒体,5月17日那波“精准打击巴核设施”“击落枭龙战机”的狂轰滥炸式报道,被欧盟虚假信息实验室2024年报告扒得底朝天:750个虚假账号组成的“水军矩阵”,连国际组织已故前负责人的社交账号都敢盗用,伪造出的“国际声明”时间戳还停留在五年前。
这种信息战伎俩,不过是莫迪政府转移国内矛盾的老把戏。2024年印度经济增速像坐过山车般跌至4.7%,青年失业率冲破8%心理防线,北方邦农民因化肥短缺围堵政府大楼的场景,与社交媒体上“印度军事崛起”的狂欢形成魔幻对比。当新德里街头爆发抗议物价上涨的游行时,印度电视台却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阵风战机突破巴基斯坦防空网”的动画演示,把国民情绪从面包价格引向边境冲突。
印度总理莫迪的执政神话正在加速崩塌。从“废钞令”的经济灾难到印巴冲突的虚假捷报,从教科书中删除进化论到网络空间的信息管控,这个曾被西方誉为“民主典范”的国家,如今沦为莫迪政府编织谎言的试验场。
在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旗帜下,穆斯林群体沦为“合法猎物”。仅2024年,印度就发生327起针对穆斯林的私刑事件,施暴者往往被地方官员奉为“民族英雄”。在北方邦,警察纵容暴徒冲击清真寺,却在冲突后以“维持秩序”为名逮捕200名穆斯林。这种系统性歧视,让印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沦为笑柄。其宗教自由指数已跌至全球倒数第15位。
印度社会的阶级固化程度令人震惊。前1%的人口控制着40%的耕地,IIT等顶尖学府高种姓学生占比高达75%。Z世代青年失业率高达23%,52%的青年认为“努力无用”。在印度,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但国内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导致大量青年无法充分就业,社会矛盾加剧。
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更是暴露了莫迪政权操控舆论的极致手段。莫迪的“网络水军大军”仍在X平台刷屏#印度必胜话题,这支15万人的数字部队,日均制造3万条假消息,甚至盗用已故记者账号伪造国际声明。就这样的印度,莫迪还多次扬言要把印度打成一个超级大国,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总的来说,印度社会的系统性危机,是莫迪政府长期执政的必然结果。政治腐败、经济失衡、社会撕裂、外交困境,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春公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