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喜讯(13)|国防科大师生频传捷报,多项领域斩获丰硕成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12:45 2

摘要:青春赛道奋力驰骋,多项领域捷报频传。近日,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在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RoboCup赛区)、第四十一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勇创佳绩;青年讲师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中国声学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尽显卓越学术风

青春赛道奋力驰骋,多项领域捷报频传。近日,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在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RoboCup赛区)、第四十一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勇创佳绩;青年讲师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中国声学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尽显卓越学术风采!

2025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近日,第四十一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我校学员在该项赛事中的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在同一年度获得2项特等奖。

来自系统工程学院本科学员石正玮、刘濮源和电子对抗学院本科学员薛霁航组成的团队,在理学院王泽龙教员的指导下斩获特等奖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冠名奖;来自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本科学员彭城、吴瀚森和理学院钱学森拓展班本科学员罗泽宇组成的团队,在理学院陆军教员的指导下,斩获特等奖和美国统计学会(ASA)冠名奖,这是我校首获该学会的冠名奖。同时,我校学员还在该项赛事中获得8项特等奖提名奖、21项一等奖,获奖成绩位列全球参赛高校前列。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创办于1985年,是在美国数学学会、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统计学会以及运筹与管理学会支持下开展的全球性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数学建模赛事之一。2025年,全球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7456支队伍参赛,参赛高校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最终产生43项特等奖(0.15%)、493个特等奖提名奖(1.80%)、1767项一等奖(6.43%)。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数学建模创新实践活动,依托理学院成立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创新实践基地和“科大数模”俱乐部,将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纳入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理学院建设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长期坚持在数学建模教学和实践指导一线。近年来,我校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六所国内一流高校开展七校数学建模联合培训营,每年开设培训讲座40余场,组织赛前七校精英联赛,有力加强了学员与国内一流高校学生交流,极大提升了学员的参赛竞争力。

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

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近日,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RoboCup赛区)在北京怀柔闭幕,由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本科、硕士学员,理学院本科学员和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本科学员组成的参赛联队,凭出色表现从全国44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RoboCup救援机器人组全国冠军和环境自主建图单项全国冠军!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是我国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致力于推进机器人相关学科,特别是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

RoboCup救援机器人组比赛的目的是为促进城市搜救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最终目标是促进智能机器人参与地震、火灾、泥石流等救援任务。比赛任务是控制救援机器人在模拟灾情场地中搜救受困者。

在赛程安排时间紧凑、任务繁忙的压力下,队员们团结协作、通宵达旦,秉承精益求精、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经历了电路板“七进七出”、各个单项连续比拼等重重考验,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问鼎RoboCup救援机器人组赛项以及环境自主建图单项的双冠军,并成功斩获越障与搜救赛项的一等奖。

此外,参赛队员们除繁忙备赛外还积极参与赛项的组织工作,为各个参赛队协调比赛时间以及对赛程灵活导调,公正裁决比赛,认真统计各队分数与获奖情况,保证赛程的顺利进展,展现出科大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声学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近日,中国声学学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入选名单。经过形式审查、专家函评和理事会审查等程序,我校气象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系讲师屠厚旺的博士论文《水下声传播波动理论的谱离散方法研究》入选。

水声传播数值模拟是获知水下声场,定量描述声传播过程和规律的基本手段。当前,水下安全形势对预警探测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高效的水声传播数值模型是当务之急。屠厚旺的博士论文聚焦水下声传播的高效数值模拟,针对传统声传播模型误差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系统性地发展了一系列谱方法离散化的新型水下声传播模型,丰富和发展了水下声传播建模理论和方法,为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高效声场预报提供新的数值算法和模型选择,对提高水下预警探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指导教师为计算机学院王晓东研究员,协助指导教师为气象海洋学院王勇献研究员。

“中国声学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是中国声学学会自2019年设立的激励奖项,旨在提高我国声学领域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创新性研究,推动中国声学领域的进步。本次评选范围包括2021-202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学科包括物理声学、建筑声学、水声学、空气声学、医疗超声学、生物声学、环境声学、非线性声学、音乐与心理声学等分支学科,每年度遴选不超过10篇论文入选。

文字 | 智能科学学院副教授 肖军浩

智能科学学院讲师 陈谢沅澧

智能科学学院硕士学员 旷文青

理学院 王丹

研究生院博士学员 张如意

图片 | 许婧 陈紫璇 陆军 王泽龙 张如意

编辑 | 胡青璇

来源:国防科技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