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枚伍仙铜币铸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云南省造双旗系列铜币中的稀见品种。铜币直径约3.5厘米,重13.8克,采用黄铜材质精铸而成。正面珠圈内直书“伍仙铜币”四字,珠圈外上缘镌刻“中华民国”纪年,下缘镌刻“二十一年”,左右两侧点缀小花装饰,右侧明确标注
此枚伍仙铜币铸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云南省造双旗系列铜币中的稀见品种。铜币直径约3.5厘米,重13.8克,采用黄铜材质精铸而成。正面珠圈内直书“伍仙铜币”四字,珠圈外上缘镌刻“中华民国”纪年,下缘镌刻“二十一年”,左右两侧点缀小花装饰,右侧明确标注“云南省造”字样,字体端庄遒劲。背面中央为交叉双旗图案,旗带结扣清晰可见,象征国民政府对云南地区的统治权威。该币铸造工艺精湛,图文深峻,底板平滑,包浆自然醇厚,保存状态近乎完美。2025年香港一场春拍中,此枚伍仙铜币以163万元高价成交,其存世量稀少、品相完美且历史背景独特,成为机制铜币收藏领域的标杆藏品。
此枚纪念铜币铸于1919年,为云南军阀唐继尧主政时期发行的军功纪念币。铜币直径约4厘米,重27克,黄铜材质。正面中央为唐继尧免冠侧面像,人物须发毕现,神情威严,外缘环镌“云南省造”及“五十文”面值,背面中央交叉双旗,上缘镌刻“纪念铜币”四字,下缘镌刻“中华民国八年”纪年。此币设计融合人像与政治符号,彰显唐继尧在护国运动中的功绩。2023年北京诚轩秋拍中,一枚PCGS AU58评级的近旗星版以120万元成交,其历史价值与人物纪念属性成为藏家竞逐的关键。
此币为清末奉天机器局试铸的机制方孔钱,直径约3.5厘米,重14.2克,采用紫铜材质。正面直读“光绪通宝”四字,背面逆时针环镌“奉天机器局造紫铜当十钱重二钱四分”满汉双文,明确标注钱局名称、材质及重量。其形制突破传统制钱模式,外径接近铜元五十文,开中国机制方孔钱之先河。2025年上海泓盛春拍中,一枚保存完好的试铸样币以150万元成交,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与稀缺的试铸属性,使其成为清末货币改革的珍贵实物见证。
此币铸于1903年癸卯年,为奉天省(今辽宁)最早铸造的机制铜元之一。铜币直径约2.8厘米,重7.5克,黄铜材质。正面中央满文“奉宝”象征皇权,外缘环镌“光绪元宝”及“奉天省造”“当制钱十文”字样,左右两侧镌刻干支纪年“癸卯”。背面中央蟠龙图案,龙鳞细腻,须发飘逸,四周环绕英文“FUNG-TIEN PROVINCE”(奉天省)及“TEN CASH”(十文),体现清末货币西化特征。2023年北京诚轩秋拍中,一枚PCGS MS62评级的高满“宝”长“制”版以188万元成交,其精美的铸造工艺与中西合璧的设计成为藏家追捧的焦点。
此币铸于1905年乙巳年,为户部造币总厂统一币制后发行的“大清铜币”系列品种。铜币直径约3.3厘米,重12.8克。正面中央铸“大清铜币”四字,上缘镌满文“光绪年造”,下缘镌“当制钱二十文”,左右两侧分列干支纪年“乙巳”及“户部”字样,背面中央蟠龙腾云驾雾,龙目炯炯有神,外缘环镌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国铜币)及纪值。2024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一枚原光未流通品相的样币以182万元成交,其作为清代铜元向标准化过渡的重要实物,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来源:梦想编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