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度小满试图通过“娱乐营销”讲述品牌故事,借明星效应制造声量,实质上是对流量红利枯竭背景下的一种应激反应。而在放贷业务高盈利、高投诉的双重现实下,平台如何在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回应用户权益关切,才是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度小满试图通过“娱乐营销”讲述品牌故事,借明星效应制造声量,实质上是对流量红利枯竭背景下的一种应激反应。而在放贷业务高盈利、高投诉的双重现实下,平台如何在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回应用户权益关切,才是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近日,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度小满”)在其官方公众号连续发布有关5月21日七周年演唱会的直播预约公告。公告显示,明星李克勤、朴树、郑均将登台献唱,其中更是以朴树将迎来2025年首次公开演出,将连唱9首经典歌曲来吸引歌迷。此番高调宣传迅速引发歌迷热议,吸引了大量用户预约和关注。
图片来源:度小满官方公众号
然而,在度小满高调官宣演唱会的背后,其‘音乐赋能品牌’的叙事逻辑暴露出互联网金融机构过度娱乐化营销的隐忧。从母亲节借温情打感情牌,到七周年通过明星吸引流量,所谓“金融+音乐”看似创新,实则反映出平台在业绩与增长压力之下对流量的焦虑。与此同时,用户对平台“暴力催收”“利率争议”等问题的投诉仍在不断攀升。
科技的尽头是放贷?
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度小满小贷”)是度小满旗下的核心业务主体,主要承担放贷职能。其中,度小满持有其94.59%的股权,度小满信息持有其余5.41%。2025年5月7日,随着《度小满小贷2025年度第一期满航资产支持票据定向募集说明书》的发布,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业绩也随之披露。
度小满小贷主要开展线上信贷业务,依托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中后台自动审批。其主要贷款产品包括消费贷(满易贷)与周转贷/经营贷,其中消费贷(满易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消费贷(满易贷)贷款本金余额达2411.2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3.24%。
“满易贷”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10月,由彼时的百度金融在百度钱包(现更名为度小满钱包)平台推出,作为“有钱花”品牌下的核心产品之一。其特点为“仅凭个人信用、无需担保、循环授信、随借随还”,定位于全流程线上化的个人信用贷款。用户不仅可通过度小满APP、有钱花APP申请,还能在百度系多个入口如百度APP、百度地图、百度贴吧及百度网盘中进入申请界面。目前,该产品的申请入口已进一步延伸至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此外在公交地铁站、核心商圈等线下场景中也频繁投放实体广告。
在以线上运营与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信贷模式下,持续获取流量成为业务增长的关键。也正因如此,度小满对流量的依赖愈加显著,其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反映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流量焦虑”。
与此同时,度小满小贷近年来通过资产支持证券(ABS)进行“出表”融资,资产规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公司总资产由2021年的324.08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65.27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亦由261.30亿元缩减至112.60亿元,降幅接近60%。
资产与业务规模的持续收缩一度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明显冲击。2021年至2023年,度小满小贷营业收入从30.18亿元下降至18.10亿元,净利润则从8.87亿元锐减至2.12亿元。然而2024年度小满小贷打了一个“翻身仗”,公司业绩出现显著反弹,营业收入达22.57亿元,同比增长24.57%;净利润更是激增至8.5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6.10%。
度小满小贷2024年业绩回暖,主要得益于当年投资收益和技术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拨备计提的显著减少。同时,公司在费用端控制较为得当,业务及管理费用未出现明显波动。在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毛利率由2023年的14.49%跃升至45.09%,提升超过30pct;净利率则从14.49%大幅提升至38.06%,创下近五年来的新高。净利率远高于同行业京东盛际小贷的3.12%。
此外,现金流表现亦持续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2022年的-13.14亿元,2023年转正至13.96亿元,2024年进一步升至26.52亿元,2024年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如此高的盈利能力背后,折射出互联网信贷模式在数据、技术与流量驱动下所展现出的强大杠杆效应。这也解释了为何近年来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小贷业务——在政策允许的空间内,放贷业务不仅能够快速放大营收,还具备极强的盈利潜力,对平台型科技企业而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用户维权困难,投诉破3万
当度小满在放贷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用户投诉问题却持续高企。其用户投诉问题却居高不下。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涉及度小满的投诉累计已超过3万条,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利率争议等方面。不少用户反映,在失业导致还款逾期后,不仅遭遇高频催收,家人及紧急联系人亦被波及,甚至社交圈受到影响,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与生活困扰。类似案例屡见不鲜,用户权益保障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度小满披露的合作催收机构名单,新刊财经发现,其主要催收合作方之一——重庆锦荣中汇公司,实为度小满优扬100%控股的子公司。换言之,度小满在实际运营中形成了“左手放贷、右手催收”的一体化链条,这种内部催收结构在强化控制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外界对其合规性的质疑,高投诉率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愈发清晰。
然而,与上述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度小满在其《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大篇幅展示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积极作为”。在投诉问题长期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的背景下,这种宣传不免显得与实际脱节,进一步引发舆论对其ESG治理真实性与公信力的担忧。
总体来看,度小满试图通过“娱乐营销”讲述品牌故事,借明星效应制造声量,实质上是对流量红利枯竭背景下的一种应激反应。而在放贷业务高盈利、高投诉的双重现实下,平台如何在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回应用户权益关切,才是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