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 | 话剧《四世同堂》|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终评演员媒体见面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3:13 1

摘要:5月18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四世同堂》媒体见面会在上音歌剧院歌剧排演厅举行。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话剧《四世同堂》导演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话剧《四世同堂》大赤包扮演者、终评演员秦海璐到场参加。见面会由上海

5月18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四世同堂》媒体见面会在上音歌剧院歌剧排演厅举行。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话剧《四世同堂》导演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话剧《四世同堂》大赤包扮演者、终评演员秦海璐到场参加。见面会由上海戏曲广播主持人张源主持。

田沁鑫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院长、话剧《四世同堂》导演

田沁鑫从导演视角回顾了《四世同堂》的创作历程与社会价值。她强调,这部改编自老舍85万字原著的话剧,通过北平小羊圈胡同的平民群像,展现14年抗战中“坚持到不能坚持”的民族韧性。在国家话剧院首度排演老舍作品的契机下,剧组以“四代同堂”的演员阵容诠释历史、致敬经典。

田沁鑫回忆,15年前在香港街边大排档,她邀请秦海璐参演《四世同堂》时,原想让她塑造贤良淑德的韵梅,但秦海璐主动要求挑战大赤包。田沁鑫震惊于秦海璐的决定——大赤包是50多岁狠辣肥胖的汉奸角色,与秦海璐当时的形象反差极大。最终,她被秦海璐对演技的追求打动,当场应允。田沁鑫会上盛赞秦海璐表演的爆发力与气魄:“她不要形象只要角色,惊艳了观众。”15年间,秦海璐每年重演都调整台词、断句与气口。田沁鑫感慨:“海璐演这个角色越来越炉火纯青,她正在向着表演艺术家的道路迈进。”

《四世同堂》15年演出400多场巡演70余座城,一直一票难求。田沁鑫感慨道:“剧院的文化责任,就是让经典传递中国人的精神。”未来,她希望一代又一代的演员继承具有中国式演剧观探索意义的《四世同堂》,让这部作品成为常演常新的剧目,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中国人的坚持、中国人的精神。

本剧主演、终评演员

秦海璐分享了塑造大赤包的心路历程。15年前,她主动争取这一50多岁的狠辣角色,打破田沁鑫对其“贤良淑德”的固有印象。为贴近人物,她在排练场穿胖袄、绑沙袋模拟肥胖体态,甚至自发研究台词、断句与气口,从“奔放红玫瑰”转型为“市井恶妇”。她坦言,20岁初读原著“看不懂”,30岁“摸到边”,40岁后每场演出皆有新悟,“年龄让台词重音和节奏自然变化”。

秦海璐将大赤包视为“理解善的镜子”。她认为,老舍用精炼的台词提纯人性善恶,如大赤包投机钻营的台词“指不定什么成色呢”,需通过北京腔调传递虚伪与贪婪。15年间,她与5位冠晓荷搭档,经历团队人员更替,但始终被剧组凝聚力打动。 此次为参评梅花奖,剧院召集了台前幕后退休的老艺术家回归,秦海璐深受感动,感受到大家因这部戏结下的深厚情义。

对于《四世同堂》,秦海璐希望剧院未来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让这部剧一直演下去,保持四代同堂的样貌。而她自己则希望终身参演该剧:“演不动大赤包就演四奶奶,一辈子活在‘小羊圈胡同’。”此次来上海,她期待能展现国家级剧院水平的《四世同堂》。会上,她表示非常喜爱上海这座城市,认为这里的演出市场繁荣,希望国家话剧院有更多剧目以多种形式与上海观众见面。

艺术导赏现场,秦海璐回顾了15年塑造话剧《四世同堂》大赤包的历程:穿胖袄、绑沙袋体验肥胖状态,苦练烟酒嗓致声带结节等。剧组四代演员传承,特邀北京人艺老艺术家指导方言细节,走访老舍故居汲取灵感。15年巡演70余城,见证各地观众的不同反馈。她视该剧为自己的“戏剧生命”,盼未来从大赤包转型饰演四奶奶,扎根舞台一生。导赏在掌声中收尾,现场氛围真挚热烈,众人期待演出精彩绽放。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四世同堂》于5月18日19:30在上音歌剧院与观众见面。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