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招生缩水真相:复旦带头缩减,二本院校'专业末位淘汰'引发连锁反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0:21 4

摘要:@泠风指出,这并非单纯针对文科,理工科中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也在削减,未来随着人口数量下行,这种趋势还会加剧。如某综合性大学,因就业率持续走低,陆续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学等文科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对口工作。

如今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高校专业调整成为大众关注焦点,文科专业正经历收缩。

@泠风指出,这并非单纯针对文科,理工科中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也在削减,未来随着人口数量下行,这种趋势还会加剧。如某综合性大学,因就业率持续走低,陆续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学等文科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对口工作。

文科似乎陷入了重重困境。顶尖高校中文科院系宛如学术“大厂”里的“边缘事业部”,在学术产值与资源分配中举步维艰。文科教师面临专业裁撤、招生缩减、预算削减等前所未有的“优化”压力,还得用 KPI 证明自身价值。论文数量、项目经费成为衡量标准,可人文社科的思想深度、批判精神与文化传承无法量化,这使文科教师深陷“自证地狱”,自费搞学科建设、用文创礼品吸引学生参与讲座等荒诞场景频出。

“非升即走”机制更是加剧了学术内卷。青年学者疯狂攒论文、刷项目,35 岁成为严苛“通关”期限,未达标就被“踢出局”,而被“优化”者在次一级高校获得喘息,学术异化为“限时闯关游戏”。

文科的萎缩产生连锁反应。从复旦缩减文科招生,到二本院校推行“专业末位淘汰”,文科收缩不仅是学科危机,更折射出社会价值观倾斜。当“能不能赚钱”成为学生选专业首要考量,文科课堂满是为考研考公的学生,人文精神流失难以避免,文科教师无奈劝学生“选能赚钱的专业”。

不过仍有教师在尝试破局。斯万改革课程带领学生打造百万播放量的账号,张执一自费支持田野调查,还有学者转型知识网红、在公共领域积极发声。这些努力虽难以扭转大局,却为文科保留了重新定义价值的可能。

在这场变革中,“内卷”无处不在。@纪大仙无奈表示,各行业都“卷”,打工者 996 成“福报”,流水线工人十二小时连轴转,理工科科研人员压力巨大,人们幸福感未因社会进步而提升,全被工作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高校文科教师更是面临严峻竞争与淘汰压力。

高校文科教师的末位淘汰制引发众多争议。@我们质疑淘汰后文科学龄教师的就业问题,且认为末尾淘汰不合法,高校做法制造不安定因素。

@戍彧则从高校发展角度,认为去除就业率不佳、创造价值不明显的专业合理,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能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文科教师的困境,本质上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碾压。但寒冬中也有转机,项飙、梁永安等学者在社交平台受年轻人追捧,“重建附近”“精神内耗”引发全网共鸣,证明社会对人文关怀的渴望。文科或许无需向 STEM 看齐,而应重新找寻自身语言,穿透 KPI 的束缚,照亮人心。

来源:我是小羽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