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穿越炮火硝烟的红色电波,来自窑洞中的旧电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13:31 2

摘要:“嗒嗒”作响的电报机、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巨无霸”造型的“大哥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器……这些通信设备起始于战火硝烟,见证着红色电波响彻民族解放的万里长空,也见证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电信事业不断发展演进,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珍贵记忆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系列

【编者按】“嗒嗒”作响的电报机、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巨无霸”造型的“大哥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器……这些通信设备起始于战火硝烟,见证着红色电波响彻民族解放的万里长空,也见证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电信事业不断发展演进,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珍贵记忆。刚刚过去的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特别甄选8件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创新形式,生动讲述我国电信事业跨越时空的发展故事。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请记住,我们的频率是,波长61米,周率4940千周……’1940年12月30日,在王皮湾村十几平米的窑洞里,我发出了第一声呼号。‘X’是当时国际规定的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英文字母,‘NCR’是‘新中国广播’的英文缩写。随后的日子里,我随着组织一边工作一边奔走,在抗日的战火硝烟与解放的炮火中,用红色的电波鼓舞着全国军民的士气。如今八十多年过去,经历在身上留下的斑驳都成了我往昔荣誉的勋章。”

——来自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部广播发射机的自述

文物简介: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部广播发射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电台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史上最早的一座广播电台,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0年3月由苏联带回延安,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产品,因技术比较落后,经过改装于1940年冬试播。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曾震宇 制作:孔繁鑫 李飞 设计:杜丹

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联合出品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