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我国在结肠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多个方面,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结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我国在结肠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多个方面,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一、手术治疗进展
(一)微创手术普及
腹腔镜手术凭借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结肠癌手术主流术式。高清腹腔镜系统提供清晰视野,使医生能精准操作,彻底清扫淋巴结,降低肿瘤复发风险。随着技术成熟,其在早期和进展期结肠癌治疗中广泛应用,五年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且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二)机器人手术兴起
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手术系统引入,进一步推动结肠癌手术发展。其拥有裸眼3D高清视野、高倍组织放大效果、灵活机械臂和直觉式运动等优势,可完成复杂反关节操作,提高手术精准度和稳定性,减少术中出血与脏器损伤,特别适用于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肿瘤切除。尽管设备成本高、操作培训要求严,但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应用,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功开展山东省首例国产机器人结肠癌根治术 ,有望降低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
二、化疗方案优化
(一)新辅助化疗崭露头角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牵头的“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对比直接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OPTICAL)”成果显著。研究表明,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和肿瘤降期率提高,3年生存率从89.6%提升至95.1% 。该疗法能缩小原发肿瘤,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肿瘤细胞种植播散,杀灭微小转移灶和亚临床病灶,降低术后转移风险,且不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为局部进展期患者提供新治疗策略。
(二)化疗药物改良与联合
新型化疗药物研发及不同药物联合应用不断探索。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与氟尿嘧啶联合,根据患者基因特征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如FOLF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和FOLFIRI(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方案,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展现良好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药物剂型改进和给药方式优化,提高药物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三、靶向治疗突破
(一)精准靶向药物涌现
针对结肠癌发生发展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显著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广泛应用,西妥昔单抗针对RAS野生型患者,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贝伐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止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营养供应。此外,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不断研发,如针对KRAS G12C突变的glecirasib,与西妥昔单抗联合用药治疗结直肠癌已获批注册性三期临床试验,为携带该突变基因、对传统疗法不敏感的患者带来希望。
(二)基因检测指导用药
基因检测在结肠癌靶向治疗中至关重要,通过对肿瘤组织KRAS、NRAS、BRAF等基因检测,判断患者是否适合特定靶向药物,实现精准治疗,避免无效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和不良反应。如右半结肠癌常用贝伐单抗;左半结肠根据基因情况,三个基因(kras基因、nras基因、braf基因)均无突变的野生型用西妥昔单抗,有突变则用贝伐单抗 。
四、免疫治疗进展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 -1/PD -L1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取得进展,部分患者实现长期缓解且无临床复发。然而,仅小部分结肠癌患者对其有治疗响应。北京大学医学部吕万良教授团队研发的蛋白酶可裂解PD -L1抗体脂质体(eLipo anti -PD -L1),可增强结肠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结肠癌环境中,该脂质体被内源性天冬酰胺内肽酶裂解,同时发挥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和靶向化疗作用,在原位结肠癌荷瘤动物体内疗效显著,为结肠癌免疫治疗开辟新思路。
(二)联合治疗探索
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研究火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利用化疗药物免疫调节作用增强免疫治疗效果;联合靶向治疗,针对肿瘤不同发病机制协同作战,提高治疗效果。多项临床试验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潜力,但仍需更多研究确定最佳联合方案和适用人群。
五、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推广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整合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力量,为结肠癌患者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在MDT团队中,各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基因检测结果等因素,共同讨论制定涵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全程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这种模式避免单一学科局限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在我国各大医院广泛推广。
六、结语
我国结肠癌治疗在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和更好生活质量。未来,随着基础研究深入、新技术发展和多学科协作加强,有望研发出更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实现结肠癌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结肠癌早期筛查和预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来源:癌症放疗患者之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