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大竹,麦浪翻涌如金色绸缎,沙沙作响的麦穗传递着成熟的喜悦;农机化作钢铁巨龙穿梭田间,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激昂的夏收乐章;果蔬大棚内,农技人员化身“植物医生”,精准诊断藤蔓病害,以科技赋能丰产增收;新落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干部群众协同作业,灌溉管网如脉络般延
五月的大竹,麦浪翻涌如金色绸缎,沙沙作响的麦穗传递着成熟的喜悦;农机化作钢铁巨龙穿梭田间,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激昂的夏收乐章;果蔬大棚内,农技人员化身“植物医生”,精准诊断藤蔓病害,以科技赋能丰产增收;新落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干部群众协同作业,灌溉管网如脉络般延伸,为沃土注入生机活力。
大竹县紧扣农业强县战略,在“大战红五月”中全速推进农事生产。从夏粮丰收归仓,到水稻插秧有序开展,通过科学规划、技术革新、部门联动与精细管理,稳步迈向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推动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金色麦浪奏响丰收乐章
麦浪翻涌,金波荡漾,大竹县四合镇三甲坝化作金色海洋。4台收割机穿梭其中,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内倾泻而出,运粮车来回奔忙,丰收景象热火朝天。
四合镇小麦收割。(陈阵锋摄)
大竹县竹邻东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闫兵欣喜地介绍:“今年种的200亩小麦长势喜人,迎来了大丰收。”此外,该企业还种植了近2000亩水稻,30余名农机操作人员为四合镇及周边乡镇提供了翻耕、机播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累计服务面积近5000亩。
四合镇通过科学谋划、技术赋能,全力推进小春抢收、大春抢栽,为农业丰收和农民增收筑基。镇里发挥农机联盟作用,协调20余台联合收割机,组建农机应急服务队,依据作物成熟情况灵活调度机械。同时,120余人次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协助农户规划收割、调度运输,及时解决机械故障等问题。最终,全镇19160亩小春粮油作物尽数归仓。
四合镇小麦收割。(陈阵锋摄)
同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12场“田间课堂”“线上培训”,培训800余人次,讲解水稻育秧等实用技术。在技术助力下,全镇22890余亩大春作物栽种完成,其中水稻13529亩、玉米9362亩,栽种任务较往年提前5天完成,种植质量显著提升。
据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作伟介绍,为更好地抓好“三夏”机收工作,有力保障“三夏”农机作业服务,该局截至目前已组织协调当地农业经营主体和跨区作业的各类收割机械200台套,组建维修流动驿站6个,向机手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和机收减损技术资料2000余份,确保“三夏”农机化生产有序开展。
童家镇水稻栽种。(黄仁荣摄)
据统计,全县8.64万亩小麦已全部完成收割,实现颗粒归仓,总产量超2.46万吨。
绚烂花海孕育累累硕果
春赏花海,夏收硕果。眼下,大竹县迎来油菜收割季,种植户们抢抓农时忙收割。在月华镇光华村光华大沟的千亩油菜田里,饱满的油菜荚沉甸甸地压弯枝头,4台新型现代化收割机穿梭其中。随着机器轰鸣,油菜籽快速“归仓”,打碎的秸秆就地还田,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四合镇小麦收割。(姚闯摄)
“今年油菜喜获丰收!”惠鑫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主任王明擘介绍,园区千亩油菜田采用全程机械化与智能化管理,仅7人就能完成全部管理工作。目前4台收割机全力作业,每台每小时可收割20亩,预计两天内完成收割。收割后的油菜籽将直接送入烘房烘干,有效避免因天气导致的潮湿、霉变损失。
目前,大竹县已收割油菜10万余亩,5月底前可全面完成29.5万亩油菜收割任务,预计油菜总产可达56789吨。
四合镇小麦装车。(姚闯摄)
近年来,月华镇依托四川东柳醪糟有限公司,创新实施“三统两保”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发放种子、开展技术培训、实施坂田翻犁,并以保护价收购、保障二次返利,大幅提升了田地利用率,有力推动了粮油产业的发展。
大竹县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开展“农机服务、土地托管、订单作业”,全程机械化率、“两替代”绿色防控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超90%,化肥、农药用量同比减少15%,稻油轮作模式更使亩产效益较传统水稻种植翻倍,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四合镇小麦收割。(姚闯摄)
为确保夏收工作顺利开展,大竹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三夏”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下派31个农业科技服务队和23名农业机械指导员深入一线。他们深入了解机具落实和夏收进展情况,厘清种植户数、面积及机具保有量等数据,科学测算机具需求,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针对连续阴雨等特殊天气,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处置方案。
多维举措筑牢丰产根基
在童家镇的田间,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翠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沃土,种植户们熟练操作,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劳作景象。
连日来,大竹县抢抓农时,全面启动水稻插秧工作,全面落实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以机械化、规模化驱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童家镇水稻栽种。(黄仁荣摄)
在部门协作保障方面,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交管部门落实“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登记发放工作,提升“三夏”通行效率,确保免费通行政策落地;与石油部门协作,落实农机作业用油5%优惠,在中石油、中石化专用加油点设“农机手驿站”,提供热水、急救药品等物资与免费休息场所,开通24小时绿色加油通道并开展送油服务;做好农机维修,与厂家沟通组建流动维修驿站,保障配件供应与技术服务;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发放资料并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月华镇油菜收割。(李相芬摄)
在安全管理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按规定对联合收割机及相关人员备案登记,建立跨区作业机械和人员信息管理制度。县农业农村局严格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规范跨区作业价格秩序。
月华镇油菜收割。(李相芬摄)
为做实大春生产,大竹县多管齐下。物资储备上,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通过电话、微信预约实现农资配送上门;技术指导方面,派遣团队检修农机,强化购置补贴政策,组织“农技人员进万家”活动指导农户;农田建设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宜机化”作业与规模化发展,建立疫病检测点防控病虫害,加强气象联动做好灾害防控准备。目前,全县水稻播种超45万亩,完成率已超80%。
达州融媒记者:曹芮铭
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