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产业兴 实干绘就新图景——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第一书记吕俊杰的乡村振兴答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14:22 2

摘要:2025年江门两会胜利闭幕后,乡村振兴“施工图”加速转化为基层“实景画”。在江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驻村第一书记吕俊杰正以创新之笔书写时代答卷,以产业振兴破题,巧解“强村富民”方程式,交出了3组亮眼数据:村集体经济突破420万元大关,传统非

2025年江门两会胜利闭幕后,乡村振兴“施工图”加速转化为基层“实景画”。在江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驻村第一书记吕俊杰正以创新之笔书写时代答卷,以产业振兴破题,巧解“强村富民”方程式,交出了3组亮眼数据:村集体经济突破420万元大关,传统非遗技艺司前温蛋变身“网红特产”,新能源基建覆盖率大幅提升。这位青年干部用“产业魔方”转动乡村蝶变,成功打造出江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鲜活样板,成为基层典范。

非遗“老手艺”激活产业“新引擎”

走进“司前温蛋”非遗工坊,感受数百年来传承的侨乡故事。工人们正将一枚枚传统手工艺温蛋装入印有“侨乡手信”字样的文创礼盒,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去年温蛋销售额增长超50%,推动司前温蛋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司前镇强村公司负责人何经理告诉记者,这一蜕变离不开吕书记的“点金术”。作为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前温蛋曾因工艺复杂、销售渠道单一而“养在深闺”。吕俊杰到任后,推动村集体与江门源亨哥食品公司合作,引入现代生产线和品牌设计,打造“非遗工坊+文旅体验+电商直播”产业链。

充电“小桩子”撬动绿色“大转型”

走进省道S532新建村段,12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立地而起。这里原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吕书记争取上级扶持资金30万元建成充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吕俊杰敏锐捕捉到乡村的“绿色环保机遇”,通过盘活“边角地”资源,打造集充电、休憩、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服务区,日均服务车辆超50台次,带动周边农户月均增收超2000元。

这一创新实践引发连锁效应。依托G240国道交通优势,新建村正谋划合作建设4000平方米现代标准化厂房,吸引企业入驻,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超40万元。 “吕书记带我们新建村算清了‘土地账’,活化使用闲置厂房,租金收入比过去翻了两番!” 新建村书记方健森指着新硬底化的产业路说道。仅盘活闲置资源一项,今年村集体增收已达10余万元,土地资源“活”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民生“温度计”丈量幸福“新刻度”

走进春意盎然的数条自然村,感叹产业振兴带动的乡村新气象。东和村小组529米泥泞村道变身沥青路,中和村300米主干道拓宽工程打通运输“堵点”,500棵黄花风铃木沿路绽放……“以前下雨天出门两脚泥,现在骑车送孩子上学十分钟就到!”村民梁伯的感慨,道出新建村“百日攻坚”环境整治行动的实效。

吕俊杰的驻村日记里,记录的都是一件件民生实事:为17户困难家庭定制帮扶方案,链接资源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台风洪水来袭时连夜转移群众,48小时值守加固危房;新建微型消防站,组织应急演练提升防灾抗灾能力……“吕书记总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村民方叔指着新建村2年期间村容村貌前后对比宣传栏感慨说道。

党建“红纽带”编织振兴“同心结”

走进新建村委会庄严肃穆的百年老榕树,观摩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田头党课”。吕俊杰结合江门两会精神,向党员群众解读乡村振兴政策。通过"乡村CEO"计划培养的6名致富带头人中,新建中和村村长因地制宜采取“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司前镇肥杰水果种植场为示范,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团建设,形成规模优势,形成产业发展优势,种植约50亩燕窝果,亩产达2000-3000/斤、亩产值7-8万,已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数千元。

司前镇党委书记梁志成评价:"吕俊杰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服务链,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基层治理满意度达98.7%。

从非遗传承到绿色转型,从民生实事到党建引领,吕俊杰用实干在新建村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面貌,铺展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博闻视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