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8月18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访问中国,作为在中国的优秀越南留学生代表,我前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参与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有幸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2025年4月14日至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许多越南民众簇拥到街头
2024年8月18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访问中国,作为在中国的优秀越南留学生代表,我前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参与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有幸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2025年4月14日至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许多越南民众簇拥到街头,双手挥舞着两国国旗,热烈欢迎习主席的到来。
今年恰逢越南和中国建交75周年,作为越中友谊的一名参与者,我愿继续走在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将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精髓传授给我的学生们,续写两国“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
2024年8月18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阮国偲在迎接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的人群中。
跨越山河的汉字奇遇
上大学之前,我虽然也看过经典的中国电影和电视剧,比如在越南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西游记》,但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去学汉语。
2013年,当时我还是越南河内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有一天,我得知学校附近开办了一个汉语课堂,而且第一节课还可以免费试听,于是便和同学一起去参加。这是一节汉字讲解课,老师用肢体语言和绘画来展示汉字中的奥秘。讲到“大”字时,他张开双臂,把自己拉成一个“大”字的形状立在黑板前;讲到“田”字时,他又画出了方方正正的田地;而“月”字则在他的笔下化作一弯明亮的月牙。原来每个汉字里都藏着这么鲜活的画面啊!我一下子就被这有意思的讲解给吸引了。课程的价格也不贵,10多人的小班,两个月的初级课才150元人民币。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汉语学习之路。
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这是我一贯的做事风格。上课期间我从不逃课,每次测试都拿第一。学完初级课,老师鼓励我继续往下学,而我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HSK(汉语水平考试)5级,水平甚至超过许多学了三年汉语的留学生!
2014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跟随一支越南教师培训团前往云南,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出发之前,我同许多越南同龄人一样,认为中国的经济可能比较落后,生活条件也不太好。在经历两周的培训后,我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精心设计的城市街景、种类繁多的特色美食,无不彰显着这个国家的现代与活力。
见识到了真正的中国,这让我坚定了去中国继续学汉语的决心。2014年9月,我来到长春,就读于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地处热带的越南河内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中国东北,气候的挑战自不必说,全汉语的硕士课程更为这段求学之旅增加了难度。于是在长春的第一个冬天,我在课余时间几乎不出门,一直在家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2015年11月,我去北京参加“孔子学院杯”(2017年更名为“汉教英雄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大赛,最终获得了全国总冠军。也正是通过这次比赛,我了解到了“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奖学金项目,并于2016年成功获得这项奖学金,成为当年唯一一名以应届硕士生身份获此殊荣的留学生。随后,我前往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深造,并于2021年获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在笔墨烟火中读懂中国
在河内,我初识了汉字里的乾坤。来到中国,我更是彻底爱上了中国书法。我在长春和北京各学了一年书法,楷书、行书和草书都练过。我动手能力强,学得也快,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很多才艺大赛或汉语比赛的才艺展示环节,我都会选择书法作为我的拿手好戏。于我而言,从研墨、起笔、行笔到收笔,书写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庄重而快乐的因子。
我的书法学习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初学书法时,我总是搞不清汉字笔画的奥妙:为什么横、撇、竖、捺、点、折、弯、钩这些简单线条能变幻出成千上万个不同意义的汉字?老师跟我说:“中国字是中国人生活的写照,它是有烟火气的符号。”于是穿行于北京的街巷里时,我总是抬头打望街边各色小店的招牌;看胡同口的老人下棋时,在他们出“车”跳“马”之间,我似乎窥见了书法里的笔锋走势;去碑林参观时,我用手指在空中跟着石碑上的笔画走,仿佛在与百年前的工匠隔空对话。“只有读懂了中国,才能读懂汉字”,这成为了我学习书法的秘籍。
2016年,在国际在线制作的系列短视频《我的北京故事》中,我身着越南传统服饰,挥毫写下了“中国梦”三个大字;2017年12月,在首届京津冀地区东盟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中,我凭借命题演讲的出色发挥和书法才艺的展示荣获了一等奖;2022年,我参加了央视记录频道《追梦中国》的录制,在镜头前演绎了以书法为舟、追字逐梦的故事。
以汉语为媒连接世界
高中时期,我就给低年级学生辅导过数学;大学的时候,我还当过英语家教;2015年“‘孔子学院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大赛全国总冠军”的称号更是激发了我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热情。也正是这一年,我报名参加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2020年更名为《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成为了首批获得该证书的外籍教师。当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因政策调整已停考了10年,直到2015年,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才又重新启动了这项考试。由于刚刚恢复考试,还没有专门针对外籍教师的考试题目,但我依然决定报名,坚持与中国考生使用相同的考题,最终以高分通过了所有考核。
获得资格认证后,我正式成为了孔子学院在线课堂的一名汉语教师,也是第一批持证上岗的外国人。在课上,我把书法和中国结、剪纸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融入了汉语教学。我坚信,只有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汉语。
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便积累了7200名粉丝学员,并创建了“阮国偲老师中文学习群”,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截至2019年,我已通过平台录制了200多集教学视频,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明星汉语教师,带领世界各地的众多汉语爱好者一起探索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奥秘。
2024年4月27日,阮国偲(前排左三)与越南同学在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游园会上合影留念。
2021年博士毕业后,我受聘于越南河内东都大学中文系(2024年与其他语种合并为外语系),同年3月,我又在越南创办了学而优教育集团,致力于为更多越南人提供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学而优”这个名字取自《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我认为这句话中的“仕”不仅仅是指做官,更是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我已经“学”了这么多年,是时候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了。
在“汉语热”的助推以及我的不懈努力之下,学而优迅速发展壮大,2024年已拥有超过20家子机构,跻身越南第二大汉语培训机构。在越南赴华留学服务领域,学而优也占据了领先地位。截至 2024年10月,学而优已与北京语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中国的107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2022年,学而优成功推荐了420名学生赴华留学;2023年,推荐赴华的留学生人数达640人;2024年,推荐赴华的留学生人数超过500人。截至目前,经学而优推荐的赴华留学生已达2200多人。学而优教育集团正逐渐成为越中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
阮国偲与家人在一起。
而我也在中国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邂逅了我的妻子,一位美丽的乌克兰姑娘,现在我们的女儿已经七岁了。虽然我与妻子之间存在着文化、肤色、思维方式的差异,但我们的爱情故事,却因共同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经历,与这片美丽的土地融合在了一起。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身兼数职的我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2024年底,我又前往伦敦布鲁内尔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回望这十多年的历程,我有时也会感叹命运的安排,谁能想到一节免费的汉语体验课竟然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带我走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我坚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一定会在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培养更多越中两国的友谊使者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越南]阮国偲(Nguyen Quoc Tu) 越南东都大学外语系系主任,越南学而优教育集团董事长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