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近日在上海开班。本次培训班以“自主话语体系建设视域下的新媒介传播”为主题,旨在加强文艺评论人才和骨干队伍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文艺评论高质量
开班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刘颖颖)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近日在上海开班。本次培训班以“自主话语体系建设视域下的新媒介传播”为主题,旨在加强文艺评论人才和骨干队伍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
开班式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作动员讲话,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文汇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缪克构,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方坤致辞。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工作委员会主任郝向宏,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等出席开班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主持开班式。来自全国各地新媒体领域的64名学员参加培训。
徐粤春表示,要始终把握好新媒体文艺评论的政治方向、审美导向、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新媒体评论在引导舆论、引导市场、引导大众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媒介素养,主动迎接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机遇和挑战。沉下心来做好传统文艺、网络文艺、新大众文艺在新媒介、新审美、新传播下的阐释研究,努力成为数字时代文艺评论先行者、实践家。发扬批评精神,着力构建向上向善的创评生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积极开展善意、诚恳、建设性的批评,不断提升评论的针对性、说服力、感染力。
谢巍介绍了上海戏剧学院在文艺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他表示,随着新媒体平台传播力的不断加强,文艺评论也开始呈现出较高的大众参与度,一改过去只有专家学者在“说”的局面,但大量的新媒体批评存在着娱乐化、功利化和非理性的倾向,建构属于新时代、适应新形态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迫在眉睫。
本次培训班开展八次专家授课,并开设破冰研讨、平台分享、学员研讨、现场教学等学习活动。培训结束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将继续对学员进行跟踪培养,为新媒体文艺评论工作者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