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焦点”擘画科创生态新蓝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4:36 2

摘要:初夏的天津,创新热潮奔涌。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举办以“筑梦天开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天开论坛”,汇聚政产学研金各界力量,以一组组硬核数据、一批批重磅签约、一项项前沿发布,展现这片创新沃土的蓬勃生机。

总面积95.67平方公里 新引育科技型企业3542家 盘活闲置载体超40万平方米 带动就业1.8万人 新增税收2.79亿元

天开园发展的新起点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加速迭代,更是“企业创新、金融赋能、区域协同”的天开生态的加速形成。

“筑梦天开 共创未来”

2025天开论坛昨日举行

初夏的天津,创新热潮奔涌。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举办以“筑梦天开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天开论坛”,汇聚政产学研金各界力量,以一组组硬核数据、一批批重磅签约、一项项前沿发布,展现这片创新沃土的蓬勃生机。

自开园以来,天开园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育企业,平均每天就有5家科技型企业诞生,呈现了发展势头好、发展氛围好、发展生态好、服务发展好、协同联动好的“五好”态势。截至目前,天开园总面积95.67平方公里,新引育科技型企业3542家,盘活闲置载体超40万平方米,带动就业1.8万人,新增税收2.79亿元。多位中央领导亲临指导,充分肯定天开园的建设发展成效。

论坛活动上,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天开高教科创园管委会主任朱玉兵发布《天开园两周年发展报告》,其中展现的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天开园的“成长坐标”,更加彰显了天开园打造国内一流科创园区的决心,一系列政策展现了天津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

活动现场还对“天开善成”系列产品及新引进服务进行了发布,4家智能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企业展示前沿成果,2家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等知名企业发布科创服务平台。组织了金融合作、优质项目落地签约,体现了央企、国有大行及顶尖资本对天开园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与坚定信心。邀请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等7家知名科创园区与天开集团发起跨区域共建发展倡议,旨在通过跨区域联动,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天开园全球联络站硅谷站、香港站的正式揭牌,则标志着园区在深化国际科技与人才交流合作方面迈出关键步伐。论坛还邀请了5名行业领军人物,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科技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方面作主旨报告,提升对前沿技术和科创融合的认知水平。

焦点一 资本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天开园全力打造“企业创新、金融赋能、区域协同”的天开生态,以及“种子+天使+创投+产业+IPO”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撑体系。昨天论坛现场首轮签约,由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与7家创投机构共同签约,设立面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的7支科创子基金。该基金成立一年来,已与14家国内投资机构合作设立总规模66亿元的子基金。另外,由南开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北洋海棠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约,设立规模10亿元的南开区人工智能科创母基金。由天津银行与业务合作单位博正资本签约,共同打造“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第二轮签约,由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约,共同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天开发展集团与修正药业集团签约,设立2亿元规模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天津市科技局、诚通科创基金、力神电池、海河基金、滨海高新区签约,诚通将出资70%在天开园设立5亿元规模的诚通天开科创基金。天津市科技局、中银证券、中国银行、海河基金签约,共同设立10亿元规模的“中银海河天开人工智能+”科创母基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本市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天津市科技局与建设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为本市科技企业提供100亿元信贷支持,助力科创企业快速成长。

“看好科创的未来就是要投早、投小、投硬,所以我们目前更加聚焦于硬科技领域的科创企业。这次通过母基金召集各地子基金,就是希望能通过全国的头部创投机构,将触角延伸到更广、更深的地方,更加精准地挖掘优质的早期科创企业。”北洋海棠基金副总经理周培表示,从天开园创立伊始就入驻并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此次携手诸多头部创投机构设立科创子基金,旨在用活各种资本的力量,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把优秀企业招引来津。

“播一颗种子,需要环境去生长。”周培表示,早期科创企业来津发展,到中试和产业化阶段,天津所拥有的完整工业体系和一基地三区优势将给他们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投资机构围绕天津资源禀赋和未来的产业优势更多地孵化硬科技企业,主要关注新质生产力聚集的三方面产业,即人工智能与硬科技、生物制造与医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

焦点二“金种子”与“好苗子”落地天开园

据介绍,昨天签约落地的华熙生物在天开园核心区建设合成生物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助力天津打造合成生物全链条产业集群。兵器集团旗下华锦阿美在核心区设立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引进50名以上高端人才,年营收超亿元;尚飞航空在天开西青园投资建设“多旋翼大载重eVTOL”研发生产基地,冲击全国首个500公斤级多旋翼无人机适航证;科大讯飞在天开河西园孵化转化“AI+体育”智能板块,年营收超亿元,培育上市主体;航宇伺服落地核心区,由长征五号火箭伺服系统原总体设计师领衔打造国内航空航天航海领域伺服系统的龙头供应商;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创材深造落地核心区,用AI创新赋能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化……又一批科技属性强、成长性高的好项目正式落地天开。

焦点三 启动全球联络站

天开园积极链接国际资源,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通道,塑造国际品牌。昨天论坛现场,首批启动天开园全球联络站硅谷站、香港站建设,并为天开园全球联络站硅谷站、香港站揭牌。

此次首批启动天开园全球联络站硅谷站、香港站建设,成为天开园品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天开园创新生态正以“中国方案”链接全球智慧。活动现场,透过首批天开园全球联络站传回的实地画面,展现出了天开园在国际创新版图上迸发的澎湃动能。

天开园全球联络站的设立,开启了天开园国际开放合作的崭新篇章,并将成为构建天津国际合作与人才交流的广阔平台。

焦点四 全国多个创新平台首次跨区域联动

“作为国内领先的科创园区,我们将勇担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在此,我们共同倡议——让我们共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创新高地’,厚植教育兴盛、科技发展、人才涌现的热土;让我们共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活力通道’。全链条、体系化推进产学研用有机贯通;让我们共建资本赋能的‘雨林生态’,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资本活水精准浇灌创新沃土。让我们以今日为起点,共绘一张蓝图、共担一份使命、共创一个未来,为中国科创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在“2025天开论坛”现场,天津天开集团董事长张雪颖联合中关村科技园、清华科技园、上海漕河泾、上海大零号湾、安徽科大硅谷、陕西秦创原、武汉中电光谷等7家国内顶尖科创园区代表发起《园区共建发展倡议书》。

此次共建行动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核心抓手,以“共筑创新高地、共拓活力通道、共建雨林生态”为行动纲领,打造“创新高地联合体”。八大园区将探索跨区域通用机制,通过“科研成果跨园区确权”“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科创要素数字走廊”等创新模式,打通“产学研用活力通道”,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真正将创新资源配置到产业急需领域。通过市场化机制整合“政产学研金”资源,将有效打破行政壁垒与地域限制,让人才、技术、资本在产业急需领域高效配置。此次共建不仅致力于破解创新“孤岛”,更以“园区组队”模式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实践样板,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之策。

安徽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战略发展负责人谢虎林表示:“这次天开园聚集国内知名科创园区发起共建倡议,聚力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了各地科创园区的合作交流,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共筑融合发展的‘大生态’,将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

协同共建后,八大园区将形成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的创新网络,联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赛道,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实现“一处突破、全网赋能”的集群效应。真正做到打破“行政区经济”桎梏,激活全域创新网络的“乘数效应”。

来源:海河钟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