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喉咙长疱,警惕疱疹性咽峡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4:48 2

摘要: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的“罪魁祸首”是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等肠道病毒。这些病毒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并在咽峡部黏膜上皮细胞内迅速繁殖,从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急性发热、咽痛、口痛以及咽峡部出现疱疹。部分患者可仅有口腔疱疹。

发热程度不一,可能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孩子甚至会出现40℃以上的高热,并伴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咽峡部的疱疹初起时表现为咽部充血,并散布着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随后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导致孩子在吞咽时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因疼痛而拒食、哭闹。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以及接触传播

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若粪便污染水源、食物或物品,健康人接触后并经口摄入病毒,即可被感染。

此外,与患者直接接触或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病毒也可通过手接触口腔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对症退热、口腔护理、饮食调节、隔离休息和用药。

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如出现精神差、嗜睡、入睡初频繁惊跳、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措施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洗手,定期消毒,避免与有疑似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在病毒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密闭公共场所。家中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衣物、玩具、餐具、门把手等,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外出或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时,应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此外,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更好地抵抗病毒入侵。无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患儿可接种肠道病毒疫苗,减少重症发生的可能。

来源:家庭医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