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至18日,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毕节火热举行。主赛区内,来自全省9个市(州)代表队、中央在黔企业、省属企业、省属院校的2000余名选手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大赛采用主赛区+分赛区联动模式,10所院校作为分赛区同步开赛,95个竞赛项目紧扣贵州“四化”
5月17日至18日,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毕节火热举行。主赛区内,来自全省9个市(州)代表队、中央在黔企业、省属企业、省属院校的2000余名选手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大赛采用主赛区+分赛区联动模式,10所院校作为分赛区同步开赛,95个竞赛项目紧扣贵州“四化”建设与“六大产业基地”发展需求,既有新兴技术领域的激烈角逐,也有贵州特色项目的精彩呈现,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在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赛项现场,14支来自贵州各市州的代表队选手正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机械臂精准舞动,屏幕上数据闪烁,选手们在3个小时内要完成5个模块的展示与操作,涵盖机械安装、自动化控制、PLC、工业机器人、HMI交互软件和视觉应用等内容。
“工业机器人专业是我国2025智能制造的拳头专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是执行机构,应用面非常广。”裁判长黄甫志远站在设备旁介绍,“通过竞赛,选手能系统练习和展现机器人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直接与工作岗位衔接,周边的自动化控制设备都是当前实际应用的。”他表示,选手们经过竞赛学习,能够达到就业甚至上岗的要求,为贵州的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场一位选手正小心翼翼地调试机械臂的角度,眼神专注,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而精准地敲击,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出工业领域的工匠精神。
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现场
转过几个拐角,飘来阵阵浓郁的香味,黔菜制作赛项的现场充满了烟火气。24位选手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这里分为两个模块,A模块的基本功考核和主题拼盘,B模块的特色食材创意烹饪。
在A模块的基本功考核现场,选手们手持菜刀,在案板上快速切配,刀工娴熟,土豆丝细如发丝,肉片薄如蝉翼。“基本功考核时间紧张,总共25分钟,选手们手都会发抖,但烹饪技艺的基本功传承很重要。”裁判长钱鹰说道。而在主题拼盘区域,选手们更是将贵州的文化、风景风情融入其中,一位选手正在用胡萝卜、黄瓜等食材雕刻出贵州的山水图案,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微缩的贵州风景画在盘中展开。
黔菜制作比赛作品
“我们的B模块主要推广黔菜的食材、调料、辣椒和酱料等,选手要把贵州元素和文化融入菜里,体现酸辣、香辣等特色。”钱鹰继续介绍,“希望通过比赛,让黔菜师傅的水平充分展示,让黔菜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现场,选手们精心烹制的菜肴陆续出锅,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每一道菜都承载着贵州的风味和文化。
走进手工刺绣赛项现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选手们坐在桌前,手持绣针,在绣布上穿梭,一针一线勾勒出精美的图案。贵阳市代表队的顾伟伟正在专注地绣制一个iPad包,上面是蝴蝶和石榴的图案。
手工刺绣比赛现场
“蝴蝶是福的象征,石榴寓意多子,我经常用它们的组合来创作作品。”从赛场出来后,顾伟伟说:“参加比赛能让我更好地思考针法组合,加强操作训练,每次比赛都是对自己的很大提升。”他回忆小时候偷偷看奶奶刺绣,高中大学时大胆向他人请教,后通过录视频学习各地针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现场,其他选手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有的绣着苗族的图腾,有的绣着贵州的花鸟,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选手们的心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顾伟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手工刺绣的执着和追求,“想成为很好的从业者,就要加强锻炼,了解各地民族的特色针法,学会运用,让作品更完美。”这里,针尖在布上舞动,传承着刺绣文化,也展现着创新的魅力。
手工刺绣比赛现场
在无人机驾驶(植保)赛项,多架无人机整齐排列,选手们正在进行赛前调试。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穿梭,进行植保作业模拟。
参赛选手冉东来自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省属院校代表队,他表示这次参赛是一次心态的锻炼,“以前带学生比赛,这次自己参赛,角色变化后更容易感受到学生的心情,收获很多,接下来会把计算机视觉融入无人机,用于土建大类建筑物巡检等科研工作。”
无人机驾驶(植保)现场
裁判长何锡武介绍,无人机赛项适应国家低空经济产业政策,体现新质生产力内容,设计了无人机技术和应用两方面内容,针对农业植保应用进行考核,“比赛不仅有选拔作用,更是一个指挥棒,引导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向,推动无人机在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现场,无人机在天空中精准地完成各项任务,展现出科技与农业结合的强大力量,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景越加明晰。
电气装置设置比赛现场
在大赛现场,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杨绍宇,他既是曾经的厨师,现在的教师,也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杨绍宇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经历,高中成绩不好,放弃了贵师大学体育专业,选择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在学校遇到了好老师,他们吃苦耐劳、踏实本分,教会我很多。”从学徒到帮厨,再到厨师长,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努力,“厨师行业要不怕苦、累、脏,要学会品尝和挑选食材,追求味道的极致。”
现在作为教师,他希望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我带的学生在厨师行业发展不错,有的已经担任厨师长,技能是帮助他们就业的关键。”他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校不是糊弄,行行出状元,职教也能培养人才,我就是从职业教育走出来的,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
比赛现场
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落下帷幕,选手们在各个赛项中展现出的精湛技艺和拼搏精神令人动容。无论是工业机器人的精准操作,还是黔菜制作的风味传承;无论是手工刺绣的非遗魅力,还是无人机驾驶的科技应用,都彰显了贵州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正如杨绍宇所说,技能改变人生,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无数技能人才正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贵州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李莎 郑宇潇)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