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 秦腔《焚香记》|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终评演员媒体见面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7 00:55 2

摘要:5月14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秦腔《焚香记》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宛平剧院戏曲会客厅举行。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党支部书记于颖龙,本剧导演何红星,本剧主演、终评演员李敏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上海戏曲广播总监、

5月14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秦腔《焚香记》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宛平剧院戏曲会客厅举行。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党支部书记于颖龙,本剧导演何红星,本剧主演、终评演员李敏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上海戏曲广播总监、主持人张源主持。

于颖龙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党支部书记

于颖龙介绍,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的前身是1890年在乌鲁木齐组建的秦腔班社“新盛班”,是秦腔艺术传播到新疆后最早出现的秦腔剧社,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几易其名,2014年正式定名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并形成了一支多民族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演出队伍,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剧团常演的传统剧目有《铡美案》《打金枝》《双官诰》等,近年来还创作了《毛泽民在新疆》《铡刀下的红梅》《石榴客栈》等结合新疆地方特色的新编剧目,以及《乌鲁木齐亚克西》等便于下乡开展惠民演出的秦腔小作品。

于颖龙表示,李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位成功进入梅花奖终评的演员。此番参评梅花奖,不仅是乌鲁木齐市秦剧团上下,整个乌鲁木齐乃至自治区都非常重视。终评演出的乐队就得到了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的鼎力支持。而之前的内部彩排试演,乌鲁木齐京剧团也专门将剧团的大剧场腾出来,供秦剧团使用。可以说,此次演出是集合了乌鲁木齐所有艺术院团的力量,也承载了所有新疆戏剧人的梦想。

本剧导演

何红星介绍,《焚香记》是戏曲各大剧种都有的传统戏,他一直很喜欢。2017年,他开始导演秦腔《焚香记》这个戏,在这之前已经积淀并酝酿了13年。此次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演出的《焚香记》回归戏曲艺术本体,用精便、极简的舞台表现中华戏曲传统表演的精粹,以演员的唱、念、做、打、舞的本体特性完成舞台的呈现,这是该剧的一个亮点。

何红星表示,李敏有很好的嗓音条件,对待艺术非常认真刻苦。唱腔上,师父李梅给了她很多专业指导,包括气声的运用、吐字归韵、平仄等,以便更好地发挥她的优势。表演上,秦腔表演艺术家齐爱云也专门为李敏设计了适合她的水袖表演,对圆场、台步等也有针对性的设计。主创团队和参与创作的各位艺术家经过深思熟虑,对本剧做了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和细致打磨,相信能够经得起戏迷观众和专家评委的检验。

李 敏

本剧主演、终评演员

李敏坦言,秦腔《焚香记》是她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非常巨大的挑战。整个排演过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跑圆场练功,基本上每月磨烂一双白球鞋”。有一年多时间,她每个月都会坐飞机往返于乌鲁木齐和西安两地,给何红星导演和齐爱云老师回课,直到参评前一个月,她还在西安进行封闭式训练。不懈的苦练让她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变化,感觉自己离敫桂英这个人物越来越近。

当日傍晚,李敏和何红星在上海宛平剧院戏剧会客厅举行了“秦腔《焚香记》艺术导赏”活动。活动现场,李敏深情演绎了《焚香记·打神告庙》中的经典唱段,并对全剧亮点的水袖技艺以及秦腔的【滚白】做了展示和讲解。导演何红星介绍了这版秦腔《焚香记》的创新与亮点,并分享了自己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感悟。秦腔人真诚的讲述、精彩的表演和流露出的拳拳求艺之心,打动了分享会现场的每一位参与者。

李敏为现场观众进行艺术导赏

由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演出的秦腔《焚香记》将于5月16日19:30在上海宛平剧院与观众见面。

文编 | 秦 岭 李成伟

美编 | 孙 竹 甄 诸

摄影 | 刘渝嘉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