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攀升。市场风险资金偏好正在不断降低。定期派发的股息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市场波动时这笔现金流或能成为组合坚实的“保护垫”,使红利基金具有较好的抗跌性。而港股高股息板块,以其突出的性价比
在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攀升。市场风险资金偏好正在不断降低。定期派发的股息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市场波动时这笔现金流或能成为组合坚实的“保护垫”,使红利基金具有较好的抗跌性。而港股高股息板块,以其突出的性价比优势,正逐步跃升为全球资金的焦点配置方向。
资金流向印证了港股高股息资产的市场热度。Wind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涌入港股市场:2025年1月1日至5月14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5,666.66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166%(2,133.71亿元);4月3日单日净买入额更达到355.86亿港元的历史峰值,显示内地资金对港股高股息资产的强烈配置意愿。境外机构同样动作频频,多个国际投行近期持续上调部分港股评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2025.4);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不作为投资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利率环境层面,港股高股息资产的比较优势愈发凸显。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7%,创下近二十年新低,而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9.39%的股息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利差达到7.72个百分点。这种收益倒挂现象,使港股高股息资产成为“类债券”的一种备选方案——既能大概率提供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又具备权益资产的估值修复潜力,在资产荒时代成为较优质的资产。随着无风险收益逐渐走低见底,“高股息资产”受到偏爱。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期2025.05.14
从估值与收益维度看,港股高股息资产形成了“双重护城河”。截至2025年5月14日,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市净率仅 0.53 倍,显著低于 A 股同类板块(中证红利 0.77 倍)的平均水平,估值折价幅度超 31%。 与此同时,该指数股息率高达9.51%,不仅大幅高于A股中证红利指数6.32%,更远超全球主要市场——标普500股息率1.26%、日经225股息率1.89%的表现。这种“低估值+高分红”的独特属性,使港股高股息资产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弹性。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日期:2025.05.13
值得关注的是,港股高股息板块的盈利韧性正在强化。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基建、能源等传统高股息行业龙头,同时,电信、消费等新经济红利标的崛起,进一步拓宽了板块投资边界。这种“老经济稳定器+新经济增长极”的结构优化,为高股息策略注入可持续动能。
在市场波动加剧、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宏观背景下,港股高股息资产凭借估值洼地、收益优势、资金青睐与盈利韧性的四重支撑,正构筑起穿越周期的投资价值。无论是追求稳健现金流的长期投资者,还是寻求防御性配置的机构资金,港股高股息板块均有望成为资产组合中的“核心锚点”与超额收益来源。
如果你也有意向投资港股红利资产不妨看看浙商中华预期高股息A
浙商中华预期高股息
本基金主要投资品种为港股,按照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增强策略进行投资。我们采取了浙商基金特有的AI+策略,一方面通过数量化手段力求合理控制跟踪误差;另一方面,融合投研团队的基本面研究积累构建可解释的基本面量化模型,对成分股进行优选,力求实现获取相对于基准的超额收益。
业绩表现较为亮眼
收益来源:基金产品2025年一季报,统计区间(2020.04.01-2025.03.31),已经托管行复核。比较基准:中华交易服务预期高股息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
追踪标的为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
中华预期高股息为股票价格指数,追踪“港股通”合资格名单内首40 只高预期股息率的证券表现。
甄选标准:
上市时间甄选:剔除上市交易时间不足 3 个月的证券;价格甄選:剔除过去 1 年日均股价小于 1 港元的证券;流动性甄选:剔除日均成交额^少于 1,000 万港元之证券;派息甄选:剔除过去 3 个财政年度中,任何一个财政年度之每股派息(DPS)为零的证券;盈利甄选:剔除最近 1 年完整报告年度每股收益(EPS)为负数的证券;分析员甄选:剔除本财政年度或下一财政年度预期每股派息不足 3 位分析员覆盖的证券;股息率甄选:剩余样本股按照未来 12 个月预期股息率由高至低排名,选取前 40 名作为指数样本。定期调整:中华预期高股息的样本股每半年调整一次。(来源中华交易服务预期高股息指数编制方案)
基金经理观点
2025年一季度,权益市场总体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春节后受到deepseek催化、“中国资产重估”新叙事带动,1月份下旬以来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总体表现突出。2024年9月24日以来,市场情绪边际上大幅修复。对于权益市场当前处于底部阶段的认知,已经在投资人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后续权益市场下行风险有限。分歧点在于权益市场何时能够重启上行修复,情绪难免有反复。近期港股市场估值修复显著,海外风险因素增加,需要警惕短期过热后的阶段性回调,中长期来看仍抱有积极态度。基于对港股基本面领先指标跟踪,目前处于筑底逐步向上阶段,表现港股资产基本面正逐步修复。如果短期出现估值端的回调,我们觉得会是较好的参与机会。
(观点来源基金产品2025年一季报)
浙商基金
ZHESHANG FUND
浙商基金作为浙江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是行业内最早投入AI赋能投研的公募基金之一,至今已经11年,公司致力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提升投研效率,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和更新,构建起基于AI决策的工业化投研体系,持续深耕,努力做到让每笔投资都“有所得”,力争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来源:浙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