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桑·瓦图(Hassan Kamal Wattoo)25岁,来自巴基斯坦,曾因撰写批评本国政府的文章,长期遭到骚扰威胁。当他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奖学金时,他以为这是一张通往自由世界的门票。
在美国求学的日子,曾是多少国际学生梦寐以求的旅程。
但现在,一场持续升级的政治寒流,正把这个梦,一点点撕碎。
哈桑·瓦图(Hassan Kamal Wattoo)25岁,来自巴基斯坦,曾因撰写批评本国政府的文章,长期遭到骚扰威胁。当他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奖学金时,他以为这是一张通往自由世界的门票。
可如今,他选择了离开。
下周,毕业之后他将回到巴基斯坦。他的父母也决定不来参加毕业典礼——不是因为疫情或金钱,而是担心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
“我一直以为美国是我逃离恐惧之地的目的地,”哈桑说,“可结果,它越来越像我原本想逃离的地方。”
-01-
“在这里,你连静静走过抗议人群都不安全”
哈桑的经历并不孤单。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对国际学生的敌意明显升级:
因参加支持巴勒斯坦抗议被拘押、批评以色列而被捕、社交媒体内容遭审查、甚至数百张学生签证在毫无解释的情况下被取消。
据《纽约时报》分析,仅截至5月12日,美国已取消238所大学共1800多位国际学生的签证,其中仅有1100多例得到恢复。
在乔治城大学读书的加拿大学生Ryan Li坦言,他曾提前做好准备,“出国就是一场风险投资”,但他没想到的是,“连学习电影都要自我审查”,这才是最刺痛人的地方。
这场寒潮不是一夜之间降临的,而是逐步渗透进每一寸学生的日常:
有人取消了春假和暑期出行计划,只因担心返美时被拒。
有人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参加抗议,哪怕只是为残障群体、劳工权利发声。
有人默默删除社交媒体账号、清空关注列表,断绝与“激进”内容的关联。
有人开始申请转学——去加拿大、去欧洲,去一个“至少能说话”的地方。
-02-
你以为是自由灯塔,却突然黑灯瞎火
“我没想到会在美国,重新经历在俄罗斯感受到的恐惧。”
这是Rice大学博士生安东·多尔马托夫(Anton Dolmatov)说的。他来自莫斯科,从小生活在一个无法随意发声的国家。
德克萨斯州的博士生安东·多尔马托夫(Anton Dolmatov)说,他在俄罗斯长大的一些恐惧正在美国出现。“如果我在 10 年前被告知,我不会相信它会发生,”他说。信用。。。Danielle Villasana 为《纽约时报》拍摄
可自从特朗普上台后,他的生活重现旧梦:取消原计划与父母在土耳其见面、不敢前往伦敦参会,因为担心“回不来美国”。
他说:“如果十年前有人告诉我,为了逃离俄罗斯,我会来到一个同样压抑、缺乏法律程序保障、存在任意拘押的地方,我根本不会信。”
他现在申请了英国三所大学,只等那边的研究资金消息——“只要能走,我就走。”
-03-
言论自由?只对“合格的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参与抗议被拘”、“批评以色列被戴手铐”,已从极端案例变成日常故事。
今年3月,哥大支持巴勒斯坦示威的组织者马哈茂德·哈立勒(Mahmoud Khalil)被联邦探员逮捕,关押至今;同月,塔夫茨大学学生奥兹图尔克(Rumeysa Ozturk)因撰文批评以色列,在自己公寓前被便衣联邦探员带走,拘押6周。
而当媒体质疑这些做法是否违法时,白宫发言人明确回应:“在美国读书是一种特权,不是权利。”
她还直接点名:“国务卿鲁比奥有权吊销任何‘宣扬哈马斯宣传’的非公民签证。”
-04-
“我真的没想到,有一天要担心自己说错话会被送走”
还有那位来自黎巴嫩的女研究生,她不敢具名。
佛罗里达州的一名黎巴嫩研究生说,她感到“一直感到压力很大,不确定什么可以说或做什么”。信用。。。詹姆斯·埃斯特林/纽约时报
去年她刚到佛州时,第一次感到能“自由发声”。她曾因批评真主党而在家乡遭到威胁,但那时她相信“美国不一样”。
可现在,她说,她不再在公开场合谈论任何涉及政治、宗教或人权的议题。
“我很焦虑,脑子里一直在打鼓:这句话能不能说?这条社交媒体能不能转?我是不是站得离示威人群太近了?”
而那位在美国西部大学学电影的学生,说得更直白:“我从新加坡来,就是为了逃避审查制度。结果美国现在也开始这么干。”
他最近甚至连路过反特朗普游行都绕着走——“不想被拍进去。”
-05-
留学美国,是一个越来越奢侈的梦
目前,美国仍有约110万国际学生,但越来越多的声音正在动摇。
墨西哥留学生Carlos Noyola已经在美国读了三年,他说:“以前没觉得不被欢迎。但最近,在芝加哥一个酒吧门口,保安冲我喊‘特朗普要把你遣返’,我才意识到,什么东西变了。”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墨西哥学生卡洛斯·诺约拉(Carlos Noyola)说,一名酒吧保镖最近告诉他,特朗普总统会把他驱逐出境。信用。。。Koral Carballo 为《纽约时报》拍摄
更现实的冲击是:
因联邦拨款削减,研究岗位越来越少,他不得不考虑转往其他国家继续深造。
他说,他曾经相信美国不仅是军事强国、经济强国,更是“知识强国”。
“我不想说这场梦已经结束了……但真的希望,它不要彻底塌掉。”
写在最后:
有人说,移民者的尊严,藏在一张签证里。
而学生的自由,则被写进了课堂之外的沉默。
这不是冷战,也不是敌对国家间的斗法,而是年轻人试图改变命运的一次温和尝试,被冷硬制度掐灭的全过程。
今天的美国,还是不是那个以“自由”闻名于世的国家?
对于这些国际学生来说,他们的答案,已经写在了离开的机票上。
参考资料:
纽约时报:https://www.nytimes.com/2025/05/16/world/europe/us-international-students-college-trump.html
来源:留学生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