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五月,炎热即将开启,你家娃还在户外“碳烤”吗?防晒不做全,直接黑成“酱油崽”。别慌!今天这篇保姆级攻略,手把手教你科学防晒,把娃从“炭烧宝宝”逆袭成“牛奶皮肤”。
进入五月,炎热即将开启,你家娃还在户外“碳烤”吗?防晒不做全,直接黑成“酱油崽”。别慌!今天这篇保姆级攻略,手把手教你科学防晒,把娃从“炭烧宝宝”逆袭成“牛奶皮肤”。
01
SUMMER TIME
6月龄以下防晒法则
这个阶段的宝宝皮肤嫩得像豆腐,一定要做好硬防晒。
·避免阳光直射: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阳光最炙热的时候,就别带娃出门了。
·衣物防护:衣服防晒也得“内卷”起来!织物密度越高、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真正靠谱的防晒衣要同时满足UPF>40且UVA透过率<5%,记住这个“防晒密码”就对了!
·帽子防晒:选帽子认准“大帽檐”,帽檐≥7.5cm!后脑勺和脖子也都要藏好。
·太阳镜防晒:选标“UV400”或“100%UV”防护的,可阻挡99%紫外线。镜框要贴合小脸,不给紫外线可乘之机。
02
SUMMER TIME
6月龄+防晒进阶
除了“硬防晒”,防晒霜也可以用起来。但要是选错、用错,娃分分钟黑成“煤炭”!避坑指南在这里!
1. 防晒霜“门派之争”
物理防晒派(氧化锌、二氧化钛):
✅优点:像给娃皮肤“贴瓷砖”,反射紫外线,安全又温和~
❌缺点:不易推开,涂完娃可能秒变“行走的白墙”。
化学防晒派:
✅优点:肤感清爽不假白。
❌缺点:成分复杂,容易刺激皮肤,敏感肌娃慎选。
⚠避雷警告:含“氧苯酮”成分的防晒霜,这个成分可能有激素风险,千万别踩雷。
2.选购密码:SPF&PA这样看!
SPF:防晒伤能力(UVB)
·SPF15:阻挡约93%的UVB,日常遛弯够用;
·SPF30:阻挡约97%的UVB,闭眼入不踩雷;
·SPF50:阻挡约98%的UVB,提升不大,主打一个心理安慰。
PA:防晒黑能力(UVA)
·PA+:防护约2~4小时,短途遛娃必备;
·PA++:防护约4~8小时,日常推荐;·PA+++:防护约8小时以上,去海边暴晒就选它!
记住:儿童至少选SPF15的,SPF15~30日常完全够,别盲目追求高数值。喷雾防晒也别买!看似方便,但喷雾颗粒被娃误吸,容易引发过敏性肺炎,风险太大!
03
SUMMER TIME
防晒霜正确使用方式
1、涂够量!
儿童推荐用量是每平方厘米需要1毫克防晒霜(3岁娃的脸大概需要半枚硬币大小)。
2. 提前涂!
出门前15~30分钟涂,别等晒黑了才后悔。
3. 按时补涂!
每2小时补一次,游泳、出汗后也要及时补涂。
4. 正确卸妆!
只要按照正常清洁的步骤,用宝宝沐浴露或洗面奶就能轻松搞定!
04
晒伤自救手册
1.一度晒伤
当皮肤出现清晰边界的红肿斑块,伴随火辣辣的刺痛和瘙痒感,说明已经进入一度晒伤阶段。别慌,按这几步操作:
1. 脱离日光暴晒区,迅速转移到阴凉处或室内;
2. 冰敷降温:用毛巾裹上冰块湿敷,每次敷20 - 30分钟,给皮肤快速降温。每隔2 - 3小时冷敷一次,持续“灭火”!
3. 药物辅助:要是冰敷后症状还没缓解,在晒伤处薄薄涂一层糖皮质激素软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都可以),再搭配炉甘石洗剂,缓解不适超有效!
2、二度晒伤
若出现以下严重症状,就是更严重的二度晒伤,此时别自己瞎折腾,冷湿敷的同时,立刻带娃就医处理:
✅ 皮肤出现密集水疱、大疱;
✅ 渗出组织液;
✅ 剧烈的灼痛感;
在医生指导下,可能会用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和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帮皮肤快速“回血”。
要是晒伤后孩子精神不好,出现呕吐、发热,或者晒伤的皮肤疼到受不了,千万别等,及时就近送医治疗,谨防休克发生。
最后划重点:防晒虽好,小心“过犹不及”!避开阳光最猛的时段,早晚带娃晒10分钟补VD,既防晒黑又补钙。
来源:EarlyBird爱彼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