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位71岁的患者,身患多种严重疾病,生命岌岌可危。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努力下,通过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成功获救,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领域的突破。
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位71岁的患者,身患多种严重疾病,生命岌岌可危。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努力下,通过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成功获救,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领域的突破。
患者因“胸闷、气促1周”前来就诊,他的病史令人揪心。心脏方面,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仅41%,心功能处于IV级;同时还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发肋骨骨折、脑梗死后遗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多器官功能存在异常。尽管入院后医护人员进行了积极的利尿、扩管、强心、抗感染治疗,但王先生仍反复出现急性左心衰,咯粉红色泡沫痰,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外科开胸手术,鉴于其多项高危因素,死亡风险极高。
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超声科、麻醉科等多个学科迅速开展会诊。经过MDT,团队决定采用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实施TEER术。手术中,医生通过股静脉6mm创口,在食道3D超声与X线实时影像融合导航下,精准定位二尖瓣反流区域。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操作,成功植入2枚瓣夹,将反流从术前的4+降至1+,跨瓣压差仅1mmHg,术中出血量仅50ml。术后即刻超声显示手术效果显著。术后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可平卧入睡;术后3天,便能下床行走500米,且无不适症状。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马丽霞表示,该病例是典型的“无法耐受外科的高危瓣膜病”,TEER技术通过微创介入实现瓣膜功能重建,避免了体外循环对器官的二次打击,尤其适合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何仲春介绍,此次手术采用MitraclipG4系统双夹同步释放策略,有效解决了患者二尖瓣后叶短小且严重栓系的难题,术后残余反流控制满意。
该手术不仅展现了心脏微创介入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标志着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走向成熟。特别对于像该患者这样的危重患者,这种无需开胸的介入疗法,正成为重获新生的希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心脏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叠加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精准配合,越来越多过去被视为“手术禁区”的复杂病例正被逐一攻克。马丽霞表示:“我们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团队协作双驱动,在提升救治水平的同时,为更多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托起生的希望。”(通讯员 王照飞)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