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刨盐鱼还是暴腌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7:08 2

摘要:若要论湘菜中烹鱼的手法,其丰富程度不必多说。但若要说起同时在餐厅和家庭餐桌都十分受欢迎的做法,“暴腌鱼”一定是其中之一。用豆豉辣椒一蒸,咸鲜有余,香味独特,很受欢迎。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若要论湘菜中烹鱼的手法,其丰富程度不必多说。但若要说起同时在餐厅和家庭餐桌都十分受欢迎的做法,“暴腌鱼”一定是其中之一。用豆豉辣椒一蒸,咸鲜有余,香味独特,很受欢迎。

但不论是在餐厅的菜单中,还是在诸多推荐的文章中,关于这道菜名的写法却五花八门:除了刨盐鱼、暴腌鱼之外,还有抱腌鱼、暴盐鱼、爆盐等不少类似的写法。

那么到底正确的写法是什么?

抱盐鱼的写法,在曾经的菜谱类书籍中较为流行。尤其在系列丛书《湖湘文库:湘菜谱》中,就有一道创新菜品名为“红烧抱盐鱼”,而在市面流行的其他菜系的某些菜谱中,也能见到“香煎抱盐鱼”的用法。

在我们采访过的部分厨师中,有不少都表示认可这种说法,因为“抱盐”是制作工艺一种直白且生动有趣的表达,将抹盐的动作形容成“抱”在鱼肉上。

但在一些文化书籍中,写作者们似乎很偏爱“刨盐鱼”的用法。在巴陵所著的《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一书中,其中有一章,就是“刨盐鱼”,不仅讲述了湖南最常见的刨盐鱼食用方法包括清蒸、香煎、干烧等等,还介绍了刨盐鱼的制作方法:将鱼身切段后打花刀,再用厚厚的盐腌制几天后脱水。还特意说明了“最好的食材是草鱼、青鱼”,原因是相比起很多其他鱼类,它们的肉更肥厚,刺较少。

而他们的理由也同样离不开制作工艺,但表达的更加具体且精准,即“用力在表面刮”,形容的是将盐使劲在鱼肉表面刮,倒颇有湖南人豪迈的气概。

但在此文中,同时也对“抱盐鱼”的说法进行了另一种推测,是因为用盐腌制的过程,就是用盐让鱼肉变得更加紧实的“抱紧”过程。

除了与“盐”相关的说法之外,同样还有另一派说法,认为应该是“暴腌鱼”。他们认为既然制作的过程是腌制,那么应该取更加精准的“腌”字,而不是取调料“盐”。

长沙方言研究爱好者“长沙马桶哥”就曾经从词语本身的角度解读过“暴腌鱼”的说法,认为“暴”的意思应该是急促、快速,而暴腌鱼的意思也就是急促、快速地将鱼进行腌制。尤其是在本地方言中,也有着类似的表达习惯。

毕竟在《随园食单》中,就有类似处理食材的方法名为“暴腌肉”;在杭州、扬州以及广州的本地方言中,也有“暴腌”的说法。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各有千秋,倒也算得上是各自有理。

但在时下流行的诸多写法中,不论是“爆盐”还是“爆腌”,都显得有些匮乏。既无来源,也无法从词义本身或工艺的角度来解读。

尤其是在烹饪中,“爆”本身就有用沸水煮或者高温油炸的意思,若用在这里,较容易产生误解。

因此,猜测这种说法极有可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误差。

你更偏向于哪种表达?或者是否有其他的解释?欢迎和我们分享!

来源:味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