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滴——滴——”5月16日下午,南岳区祝融街道衡岳社区方广路停车场响起急促的铜锣警报,一场“暴雨橙色预警下的生命大转移”在此紧张上演。此次防汛转移避险应急演练由南岳区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区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祝融街道联
南岳区开展防汛转移避险应急。
演练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5月19日讯(通讯员 宋巧)“滴——滴——”5月16日下午,南岳区祝融街道衡岳社区方广路停车场响起急促的铜锣警报,一场“暴雨橙色预警下的生命大转移”在此紧张上演。此次防汛转移避险应急演练由南岳区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区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祝融街道联合承办,区应安委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分管负责人现场观摩。本次演练通过全流程实战化推演,为汛期筑牢“安全堤坝”。
演练以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为起点,迅速激活应急响应机制。祝融街道接到预警后3分钟内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通过应急广播、铜锣警报、居民群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将雨情信息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敲门行动队”立即奔赴临灾区域,挨家挨户排查险情,对地灾中高风险区域人员和20余名受困群众通过担架转运、车辆运送等方式进行紧急转移。
最紧张的场景出现在“失联游客搜救”环节:3名“被困游客”信号消失在山林深处,区公安分局旅游警察大队携警犬迅速展开拉网式搜索,消防救援人员用油锯劈开倒伏树木开辟生命通道,卫生院救护车闪烁着警示灯在山路上疾驰将3名“被困游客”安全送抵临时安置点,医疗组现场提供急救服务,后勤组及时送上饮用水和食品,安置点内秩序井然。
演练现场,南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阳勇坐镇指挥部全程调度。“这次演练不是‘表演赛’,而是查找漏洞的‘体检课’,要做到以练促防、以练促改。”他在点评时要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防、抢、救”每一个环节都打磨成“钢筋铁骨”,尤其要在部门协同效率上再下功夫,确保预警发布“零延迟”、人员转移“零遗漏”。
衡阳市应急管理局一级调研员康志毅对演练成效给予肯定:“从‘人防’的网格排查,到‘技防’的气象监测,再到‘物防’的装备保障,南岳区构建了立体化的防汛体系。”他特别指出,当前正值汛期,要把演练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在每一次应急响应中。
“以前总觉得灾害离得远,今天学到很多自救知识,社区工作人员还教我们怎么快速撤离,心里很踏实。”衡岳社区居民刘女士跟着演练人员学习避险技巧,手中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此次演练特意设计“群众参与环节”,20余名居民主动加入转移队伍,在实战中掌握“如何识别灾害前兆”“怎样选择逃生路线”等实用技能。“以前觉得防灾演练是政府的事,现在才知道每个人都是安全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参与搜救模拟的志愿者旷先生说。
据悉,此次演练共投入应急、消防、医疗等专业力量70余人,调用应急发电机、油锯、急救物资等装备20余套,实现了“指挥调度高效、险情处置规范、群众疏散有序”的目标,为南岳区应对汛期突发险情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构建“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响应终止”,现场响起的不仅是掌声,更是南岳区应对汛期的坚定信心。
未雨绸缪练真功,枕戈待旦护安澜。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演练,既是对防汛应急预案的“实战检验”,更是对全区应急体系的“全面赋能”。当暴雨再次来袭,南岳区已备好“应急锦囊”,用责任与担当守护每一位群众的生命安全。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