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丨家庭建设主题展示全国示范活动走进湖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18:56 2

摘要:2025年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家庭建设主题展示全国示范活动暨第二届湖北省家庭文化节在宜昌隆重启幕,活动通过家文化长廊集中展现“文化家”“和美家”“文明家”“幸福家”“未来家”五大主题内容,让传统家文化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其中,一首通过DeepSeek创作的

“观夫荆楚家学,源远流长。青铜编钟奏和谐之韵,曾侯乙墓藏礼乐之光。云梦秦简启家书之源,孔壁遗篇传训诫之方……”

2025年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家庭建设主题展示全国示范活动暨第二届湖北省家庭文化节在宜昌隆重启幕,活动通过家文化长廊集中展现“文化家”“和美家”“文明家”“幸福家”“未来家”五大主题内容,让传统家文化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其中,一首通过DeepSeek创作的《荆楚家赋》,以斐然文采诠释荆楚家文化的底蕴和内核,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赞叹。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代代荆楚儿女吮吸着长江文明的乳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奏响家国奋进乐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载体创新的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将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与帮助家庭解决急难愁盼、服务家庭美好生活相结合,与基层党建和城乡社区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抓住节日节点、注重常态长效,推动资源和服务落到基层、惠及家庭,团结引领全省广大家庭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纵深推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夯实了家庭根基。

“那是在父亲获得共和国勋章后不久的一天,他递给我一张纸,认真地说:‘你拿回去好好看看。这张纸我复印了几份,你们姐妹们每人一份。’我拿过来一看,纸上写着《功勋荣誉获得者行为规范》,最后一条也就是第六条,要求勋章获得者‘注重家风,传承美德’。于是我把这张纸放在家里最显眼的玻璃柜里。”

在第二届湖北省家庭文化节上,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女儿黄峻女士深情讲述了黄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许身报国铸重器”的家国情怀,向人们诠释了真正的家风不是刻在匾额上的金字,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精神基因。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为了动员广大家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规家训,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湖北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家规家训亮家风”“家书家信传家风”等一大批家庭家教家风宣传展示活动和实践活动。

在咸宁市,“家风家训亮家门”活动目前正在全市逐步推开,在嘉鱼县四邑村,崇阳县回头岭村、大市村,通山县石门村等一大批城乡社区、楼栋院坝,纷纷以展示牌、楹联、文化墙、宣传栏等形式,组织动员家家户户把家规家训张贴上榜、悬挂上墙、推送上网,户户立家规、家家写家训的风气蔚然成风,亮在门口的家风家训,正成为当地开展家风建设的一项特色做法,也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咸宁市妇联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各家各户门口“亮”出家训牌匾,小小“家训牌”成为了督促村民做人做事的一把标尺,为推动良好民风社风的形成,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孝感市,当地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依托“中国最早的家书”,以家书文化为依托,融合孝廉文化与红色基因,打造了“家书孝语”工作品牌。“家书孝语”深耕家书文化,以“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为抓手,深挖孝廉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资源,推动孝道精神与红色信仰融入家风传承;通过“说、唱、展、演”等方式传承家书文化;通过打造“巾帼红”家风宣讲团,开展家书文化创享大会、孝行月等实践活动,推动家风建设从“指尖”到“心间”。各类写家书家信、读家书家信、展家书家信等活动,激发了群众内心深处最温馨的家庭情愫、最深厚的家国情怀,助力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也构建起了具有孝感特色的家风建设体系。

科学家教育家风,千馆万员讲家风

为回应万千家庭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断增长的需求,湖北各地不断创新社区家长学校形态,借助“家爱学院”“家庭教育楚天行”公益课堂服务和全国妇联“幸福家”家庭教育在线服务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以及图书馆、书店、研学基地、流动大篷车等各类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家长课堂、咨询辅导、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分享科学教子经验、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提升家长依法教子、科学育儿能力。

不断升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武汉市连续8年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1.2万余场,百万家长受益。推进家庭教育阵地联建共创,在商圈、图书馆、社区等多领域打造推门可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线上服务平台,搭建家庭成长全生命周期学习教育矩阵,满足家庭教育多元需求。

提炼“家”故事、凝聚“家”力量、拓展“家”平台、做实“家”服务。黄石市妇联探索以“最美家庭”为基础打造“好家风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好家风宣讲团”已从20人发展到143人,走进机关、党校、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开展宣讲20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群众百万人次,让好家风浸润了东楚大地。

此外,湖北各地还充分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优良家风资源,发挥省市县乡村五级家风馆及“云”家风馆作用,组织动员专业讲解员、小小讲解员等讲好古代先贤、革命先辈、时代先锋和身边榜样的家风故事。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地域特色浓厚、教育价值深厚、家庭文化底蕴丰厚的家风家教基地、特色文化场馆和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弘扬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数以万计的家风故事宣讲员活跃在田间地头、社区街巷、学校讲堂,通过“讲、唱、说、演”,让好家风“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浸润荆楚大地的每一寸土壤。

在荆州市,妇联以“三家建设”为抓手,深挖荆楚文化内涵,将家风传承、家教服务与文明示范有机结合,为基层治理和城市文明注入新动能。全市建成家风家训文化长廊、公安三袁家风馆等20处教育基地,将“晴耕雨读”等传统家训融入生活;创新“家风+清廉”品牌,打造100个清廉家庭示范点。同时,市妇联还联动教育局、长江大学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3个县级服务中心、100个镇村(社区)服务站,形成了“1中心+N站点”服务体系。

移风易俗树家风,家庭助廉正家风

为了让新时代的优良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社风政风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湖北各地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抓住5·20、七夕等节日节点,广泛开展交友联谊、婚恋服务、婚育文化宣传等活动,引导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广大家庭抵制高额彩礼、践行移风易俗。同时,各地妇联不断加强与纪检监察、党校等部门沟通协作,面向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家庭助廉正家风”活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及其配偶共同上家风课、读廉政书、签倡议书、观警示片等,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不断拓展清廉家庭影响力和覆盖面。

为帮助更多年轻人解决婚恋难题,宜昌市妇联创新思路,联动打造“有凤来宜”这一“妇字号”交友联谊品牌,用心用情持续迭代升级“公益红娘”服务。她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举办单身青年联谊访谈、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单身青年基本情况、现状和期待进行调查分析,建立了一万多人的单身青年数据库;通过广泛链接市内企业、商家、特色餐厅、特色景区等资源,在城区建成10个联谊阵地及24个爱情服务站点;同时还邀请国内知名婚姻家庭指导师来宜讲座,开展“紫藤花下,在诗与歌中遇见爱情”“走进湖北三峡实验室”“欢乐迎端午、巧手做香囊”“七夕游轮·浪漫起航”等主题交友活动100多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充分彰显了“妇字号”相亲联谊品牌优势。

紧扣“家国同构”这一时代命题,襄阳市妇联以家庭“小支点”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通过“家有德”“家有廉”“家有教”“家有暖”四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将“三家”建设纳入市直机关党建考核、文明单位创建测评和支部主题党日安排。全市共有1.3万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了以家风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各地各级党组织书记开讲红色家风党课4453次,有力地推进了“清廉家庭”建设。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