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新区经开组团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在樵舍镇常丰村的葡萄种植基地,果农们正忙着给葡萄藤“梳妆打扮”;不远处的连环村养牛场,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这一静一动的乡村图景,正是新区经开组团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初夏时节,新区经开组团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在樵舍镇常丰村的葡萄种植基地,果农们正忙着给葡萄藤“梳妆打扮”;不远处的连环村养牛场,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这一静一动的乡村图景,正是新区经开组团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甜蜜事业” 酿出致富好滋味
“老熊,你这葡萄藤修剪得跟艺术品似的!”5月9日清晨,常丰村葡萄基地里传来阵阵说笑声。基地负责人熊全靠手持剪刀,正在给阳光玫瑰葡萄做疏果处理(摘除过密的小果子)。他笑着回应:“要想葡萄长得好,保花保果得趁早。”
在二十亩连片大棚内,工人们三人一组默契配合:有人负责绑枝上架,有人专注修剪枝蔓,还有人专门用剪刀摘除个头小的果粒。熊全靠的妻子戴柳英手法娴熟地为葡萄做疏果处理:“这些果子长得太密了,如果不做疏果处理,果子会相互挤压导致烂果。每根分枝只留一串果,这样才能结出颗粒均匀的好果子。”
技术员小张拿着仪器穿梭在棚间:“我们采用限根栽培技术,配合智能滴灌系统,确保每串葡萄都能‘喝’到精准配比的营养液。”正在葡萄基地干活的李婶接话道:“在这儿干活既能学技术,一天还能挣120元,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据了解,该基地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就业。去年阳光玫瑰葡萄供不应求,仅电商渠道就售出1000余箱。固定给基地送货的小哥说:“因为葡萄颗粒均匀、口感好,最远的一单发到了黑龙江,客户说吃出了‘初恋的味道’。”
“牛劲十足” 蹚出增收新路子
“哞——”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牛叫声,来到连环村肉牛养殖场,只见标准化圈舍里,200多头西门塔尔牛正享受着“音乐午餐”。“听音乐、散步能促进消化,这样牛的肉质才好,这是我在吉林学来的秘籍。”场主李自永说着打开手机App,给记者展示如何科学调配饲料。
养殖区被划分为“幼儿园”“青年公寓”和“VIP包厢”。在犊牛区,几头小牛好奇地探出脑袋,饲养员老朱像介绍自家孩子般自豪:“这头‘胖墩’最能吃,长得膘肥肉厚!”
谈起创业经历,今年40岁的李自永打开了话匣子:“我以前做机械设备业务,收入很稳定,得知我要回乡创业,还贷款建设现代化的养牛基地时,老婆说我‘牛脾气’。”他指着墙上的“牛气冲天”书法作品笑道:“现在她管账本,天天念叨‘真香’。”通过“秸秆变饲料+牛粪还田”的循环模式,养殖场不仅每年省20万元饲料成本,还为周边农田提供了优质有机肥。
正在清理牛舍的脱贫户老吴算起了账:“工资加分红,去年挣了6.8万元,儿子结婚的新房有着落了!”
据悉,该养殖场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3个贫困户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新区经开组团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智慧农业台账上,一个个产业项目如珍珠般闪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经开组团量身定制了“产业振兴套餐”:给葡萄园配套了农科专家“云问诊”,为养牛场引进物联网饲喂设备,着力打造“经开优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家人们,看这个果穗间距,保证每串都是精品!7月就可以上市,现在来我们村,可以采摘草莓、吃农家饭、喝土鸡汤……”正在葡萄基地直播的“新农人”小刘一边科普一边推荐家乡。
夜幕降临,养殖场的灯光依然明亮。李自永带着工人给待产的母牛做B超,屏幕上跳动的影像让众人屏息凝神。“是个双胞胎!”欢呼声中,技术员小杨认真记录着数据:“我们的牛全部自己繁育,和传统的配种方式不同,我们选用了进口冻精人工受孕,这种改良的品种能多产20%以上的优质肉。”
从“一粒葡萄”到“一头牛”,新区经开组团的特色农业产业正串珠成链。据悉,今年新区经开组团新增设施农业用地500亩,打造3个智慧养殖场,培育10个家庭农场示范点。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