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故乡创造一个“宇宙里的昆城”|钟求是近年小说创作研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9:41 2

摘要:在作家钟求是的许多小说作品中,一个名为“昆城”的小镇多次出现。“昆城”两字,出自钟求是的家乡——浙江温州平阳县城的名号“昆阳”。于5月17日在平阳举行的“宇宙里的昆城——钟求是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暨文学交流活动,也是一次文学在故乡的抵达。

钟求是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温州举办

在作家钟求是的许多小说作品中,一个名为“昆城”的小镇多次出现。“昆城”两字,出自钟求是的家乡——浙江温州平阳县城的名号“昆阳”。于5月17日在平阳举行的“宇宙里的昆城——钟求是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暨文学交流活动,也是一次文学在故乡的抵达。

钟求是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作品获鲁迅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出版长篇小说《零年代》《等待呼吸》,小说集《街上的耳朵》《两个人的电影》《谢雨的大学》《给我一个借口》《昆城记》《父亲的长河》《地上的天空》《宇宙里的昆城》等多部。曾任《江南》杂志主编,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当天,程永新、潘凯雄、韩敬群、陈东捷、张燕玲、张学昕、王春林、张莉、杨庆祥、刘大先、金理、黄德海、翟业军、陈力君、张引墨、雷平阳、庞余亮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论家、作家和多家媒体记者出席研讨会。孟繁华以书面发言的方式参加此次研讨。各位专家围绕钟求是近年小说创作成果,就其文学价值、叙事特色及地域文化表达展开了充分解读和深入探析,以此推进其今后小说创作,并助力新时代浙江文学发展。

研讨会现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沈阳师大特聘教授孟繁华虽未亲临现场,但他一直关注着钟求是的小说创作。他认为,钟求是的小说创作,几乎是一路攀升,他是当下评论家最为关注的小说家之一。特别是他的《等待呼吸》发表之后,他所表达的文学主题便具有了世界性。这不仅需要文学才能,同时需要对文学更深入的理解。他以新近出版的小说集《地上的天空》为例,一个突出的印象,是钟求是在小说命名对时间和空间的钟情,这种无意识的命名,暗含了钟求是的一种创作心理和认识,或者说,小说的人与事,都是发生在物理时空中的,这是人类生存和想象的宿命。钟求是对文学的认知,既是时代性的,同时也是世界性的。

研讨会上,程永新从温州的文学说起,近年来温州出了一批实力派作家。这里面朝大海,温州人对于世界、宇宙有种闯荡和探索精神,这种精神在钟求是的小说中有明显体现。钟求是写的故事都是平实的、常见的,但总有一种空灵感,他的想象在坚实的土地出发,寻找小说起飞的那个瞬间,在普通的架构里寻找不普通的东西。而且这种不普通的特质,一步步走出去,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恢弘。

潘凯雄认为钟求是作品很有故事性、好看,却不止于故事表面,背后藏有值得思考的内容,例如《等待呼吸》有言情外壳却蕴含时代风云,《地上的天空》看似涉及婚外情实则有精神寄托,故事背后的东西值得咀嚼,值得思考。其作品的艺术处理也非常巧妙,为文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许多钟求是的文学作品,总编辑韩敬群难掩对其作品的喜爱。“看似寻常最奇崛,工夫深处却平夷”这是钟求是小说带给他的最大感受。小说的核心词是“秘密”,这也是解开他小说的一把钥匙,一个是故事的秘密,还有一个是他心灵的秘密,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他对人心的洞察,擅长在寻常叙事中暗藏生活的波澜与对世界的深情。

陈东捷认为钟求是的小说内涵非常丰富,离开故乡创作后,“昆城”的东西凸显了出来。他的作品是“求真、求美、求是”的,有对地理、生活、人心等多维度真相的探究,也贯穿着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愫,即便历经现实坎坷,仍葆有内心的纯粹,区别于当下世俗化的情感书写。他的作品又兼具现代主义元素,有调侃、有幽默。

温州平阳坡南古街 / 图 平阳发布

张燕玲评价钟求是用沉稳、不动声色的叙事,塑造了一个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寻求和等待自我的重生,体现出一种乌托邦式理想主义的精神,令人感动。她认为钟求是为当下的文学贡献了颇具理想主义光辉的人物形象。她也很欣赏其作品里内蕴一种批判性的力量,这是文学正典的本质。钟求是静水深流,也颇具叙事策略,借多方式呈现人物多面性。

张学昕认为钟求是的文字是“以德养真、以美藏真、以善行真、以文求真”的。像《宇宙里的昆城》这个小说打破了传统叙事逻辑,将“宇宙即昆城,昆城即宇宙” 的理念嵌入时空缝隙,使情感肌理在宇宙级的宏大框架中生长。

王春林评价钟求是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作家,同时他又是一个艺术想象力、艺术构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特别突出的作家。浙江作家是自由、开放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钟求是是“文学新浙派”作家里,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

张莉看钟求是的小说有很多感触,钟求是对世界充满深情,尊重普通人的情感渴望,其书写突破世俗化与刻板化标签,以超越常规的视角展现男女情感的复杂性、珍贵性与高尚性,在当下文学中尤为稀缺。他将爱藏于人物关系的隐秘之中,让读者以敬意审视情感的深层肌理,他的作品在扎实的细节写实中蕴含超越性与象征性。钟求是身上饱有先锋文学那种既实又虚的艺术追求。

杨庆祥评价钟求是的小说有一种非常卡夫卡式的阐论,日常生活中有惊心动魄,他把这种日常生活的惊心动魄和日常生活的艰难描述出来了。他认为钟求是是一个文体意识特别强的作家,在故事逻辑、现实逻辑和小说逻辑里面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构感。

刘大先说,钟求是几乎所有的中短篇都有一种莫泊桑式的淡淡的哀伤感,但又是哀而不伤。里面的情节、故事和细节的东西,又有一种类似于杨德昌电影的感觉,内在有巨大的张力。哪怕是最平凡、平庸的、不起眼的一个人,在他的舞榭歌台之后,依然想有一个逃逸性的空间,一个释放他的精神或者是超越于他的刻板的世俗生活之外的东西,有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金理认为,钟求是是一个文学的世界主义者。他在写作时,方言和地域色彩的引入,跟他要表达普遍性的主题有一种均衡感,在超越性和世俗生活之间也有一种均衡感。钟求是属于这样一类作家,他看到了人生的伤痛,他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和虚无,但他还是愿意去想象有善存在,有爱意存在。

黄德海认为钟求是的小说以回望姿态打破时间直线性,让故事中的情感与生命状态呈现别样意味,这种回望具弥补、安慰与排解作用,人物在与自我和解中改变单线理解方式,于细微处蕴含耐人寻味的深层意蕴,展现出对生命状态的独特思考。

翟业军看到了钟求是的作品在温和表象下有刚烈不妥协的本质。同时,作品在突破符号系统的愉悦冲动与日常之间保持均衡,既具超越常规的勇气,展现出独特的叙事张力与对人性深度的挖掘。

平阳南拳文化园

陈力君长期关注钟求是的创作,她认为,钟求是对昆城的书写和记录也是形成了更远和内化的昆城。在《等待呼吸》后的作品中,昆城的文学边界扩展,作家既展现昆城环境变化,更着重刻画时代潮流冲击下城中人行为与观念的变迁。她也感受到钟求是把现实的故乡和精神的故乡融为一体。

雷平阳以诗人视角看钟求是作品,他认为其现实冷峻常打破理想主义的想象,这种对传统叙事预期的颠覆,虽带来阅读冲击,却彰显其独特的“钟求是式”冷峻写实风格与对当下性的深刻洞察。

庞余亮盛赞钟求是对小说是忠诚的,他始终坚守小说艺术,尤其语言极具功力,其创作更充满“冒险”,将对文学的忠诚与大胆的冒犯性结合,彰显独特的创作生命力与艺术勇气。

钟求是

最后,钟求是向各位评论家、学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谈及故乡和创作,钟求是说:“今天大家给我提出了那么多好的点评意见,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那么这些帮助一直会滋润我、促进我,成为我继续往前走的推力。我十六岁离开家乡,但之后四十多年里,我每年都会数次回来,故土的气息从未断过。这里不仅有我重要的少儿记忆,也有与一个县城一起变化成长的经历和体悟。故乡不仅是我的写作出发地,也是我的文学根据地。所以我拜谢故乡,感恩故乡,同时也希望给故乡注入一些文学元素。这次在这里开小说研讨会和文学对话会,就是希望在家乡营造好的文学气氛。”

研讨会后,钟求是还与两位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庞余亮,围绕着“文学的故乡抵达和时代表达”,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文学对话,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江南》杂志社、中共平阳县委宣传部承办。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副主编哲贵主持会议。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摄图网、主办方

这些平台都可以找到我们,

可不要失联哦

@文艺速效丸

@文艺速效丸

小宇宙播客

来源:文学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