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高度传染性病毒在两名健康且已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儿童体内被检测出。此前,该病毒首先在该国第二大城市拉埃(Lae)进行的常规污水采样中被发现。随后,首都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的污水样本亦呈阳性反应,显示病毒可能已在该国其他地区传播。
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疫情期间,一名儿童正在接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
上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巴布亚新几内亚(PNG)出现脊髓灰质炎疫情。
这一高度传染性病毒在两名健康且已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儿童体内被检测出。此前,该病毒首先在该国第二大城市拉埃(Lae)进行的常规污水采样中被发现。随后,首都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的污水样本亦呈阳性反应,显示病毒可能已在该国其他地区传播。
该病毒株被确认为循环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基因特征与目前在印度尼西亚流行的病毒株相似。
这意味着什么?巴布亚新几内亚接下来将面临怎样的局势?
脊髓灰质炎,亦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
大多数感染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且多未被察觉。但约不到1%的感染病例可能导致瘫痪。
该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摄入被病毒污染的粪便传播。病毒在感染者肠道中繁殖,感染者可通过粪便排出病毒长达数周。由此,病毒在社区中,尤其是在卫生条件不良的地区,极易传播。
近期一项综述指出,通过呼吸道颗粒传播的方式,可能比此前的认知更为重要。
20世纪50年代疫苗接种推广前,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与疫苗衍生型不同,后文将详述)曾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疫苗的广泛接种几乎在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消灭了该病。
自1988年全球脊髓灰质炎根除计划启动以来,全球病例数已减少99%。目前,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仅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呈地方性流行。
目前,主要使用两类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与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口服疫苗以滴剂形式服用,通常在幼儿期至少接种四剂。该疫苗含减毒活病毒,可在肠道内引发强烈免疫反应,抑制野生型病毒复制,并减少病毒排出,从而控制传播。
但口服疫苗存在极低的风险,即减毒病毒株可能引发瘫痪,约每270万剂中出现一例,通常发生在首次接种时。
灭活疫苗(为澳大利亚常规免疫项目之一)含已灭活病毒,无法引发感染。该疫苗通过注射接种,能在血液中激发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三剂后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及其并发的瘫痪。
然而,灭活疫苗在防止感染和抑制肠道病毒排出方面不如口服疫苗,因此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
由于口服疫苗中的减毒病毒可通过粪便排出,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可能继续传播。此类病毒株一旦发生变异,可能重新获得致病能力,成为可引发瘫痪的循环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当疫苗接种覆盖率偏低时,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评估,疫苗衍生病毒存在较高的国际传播风险。2023至2024年间,已有39个国家报告疫情。
自2021年起,一种新型口服疫苗(nOPV2)被引入应对cVDPV疫情,其突变风险更低。
常规接种灭活疫苗是预防cVDPV的关键。世卫组织建议将口服疫苗逐步替换为灭活疫苗,作为根除计划的一部分。
2019年起,全球所有国家均已引入灭活疫苗。然而,因资源限制与医疗服务不足,许多低收入国家的接种率仍然偏低。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澳大利亚政府等合作伙伴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儿童疫苗接种率为全球最低之一,每年新生儿中仅约50%完成包括口服疫苗在内的常规接种。而实现群体免疫、阻止疫情暴发,接种率需达到至少95%。
2000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宣布根除脊髓灰质炎。但2018年,该国九个省份共报告26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1型病例。该轮疫情通过加强补种、强化监测、扩大宣传与社区参与得到有效控制。
2018年的成功经验为本次疫情应对提供重要参考,其三项关键措施仍具现实指导意义:
大规模疫苗接种(使用nOPV2)加强病例监测及污水采样全面沟通(结合传统与社交媒体)与社区本地化参与深入研究病毒传播路径并据以调整策略至关重要,特别是涉及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潜在的跨境传播风险——这一公共卫生议题尚未获得应有重视。
尽管澳大利亚脊髓灰质炎传播风险较低,但病毒不受国界限制,防范仍不可松懈。
澳大利亚灭活疫苗接种率接近95%,但自新冠疫情以来,儿童疫苗接种率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当务之急是遏制这一趋势,并保持废水监测系统的持续运作。
支持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与各国携手推进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的进程,是澳大利亚确保自身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途径。
此次疫情的爆发为全球敲响警钟:在脊髓灰质炎根除进入最后阶段之际,国际协作、卫生体系强化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
迈克尔·图尔,高级研究员,伯内特研究所
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主任;卫生安全与大流行病应对负责人;结核病公共卫生医师,伯内特研究所
苏曼·马祖达,副教授兼首席卫生官(COVID-19与卫生紧急事件),伯内特研究所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