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作出的重大部署,持续在全市范围实施“技能兴淮”,通过系统性制度重构与资源整合,促进更多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助力
就业有“术” 增收有“路”
“技能兴淮”铺就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之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作出的重大部署,持续在全市范围实施“技能兴淮”,通过系统性制度重构与资源整合,促进更多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助力共同富裕和产业发展。数据显示,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3.11万人。
立标准、建制度
找准就业创业“支点”
“参加了‘技能夜校’,我的技术提升了不少,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金湖县某企业工人张军谈起参加电工技师培训感受时,言语间满是收获的喜悦。
张军是金湖县人社局积极推动“技能兴淮”的受益者。截至目前,该县已针对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企业职工、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先后开展数控车床、电工、电子商务等主题的“技能夜校”培训,累计达203人次。
近年来,我市接连印发《淮安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等政策意见,动态调整《淮安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但培训机构那么多,去哪家?培训完又该怎么办?今年,我市人社部门深入调研全市技能培训情况,并赴省内、省外多地实地考察调研学习,想尽一切办法,掀起了一场技能培训体系变革,通过精准施策解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我们将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大力开展‘扫盲式、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推动城乡劳动者‘应培尽培’‘愿培尽培’。”市人社局副局长严斌如是说。
项目化、规范化
拓宽就业创业“路径”
“在‘龙虾烹制+直播带货’培训班,我学到了许多本领,现在已经是咱店里的‘技术担当’!”在“奔五”的年纪,盱眙县的刘华迎来事业的新发展——原先在苏南一家电子厂的他,成为老家一家知名龙虾饭店的主厨。“五一”假期,刘华大胆试水网络直播,其中,一条展现龙虾烹饪过程的视频播放量一晚上就突破了5万。
近年来,我市以技能培训为保障、充分就业为导向,聚焦重点人群、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等大力开展“技能兴淮”,精准确定培训对象,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健全监督机制,大规模、高质量、多层次培育技能人才。针对“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对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开展以提升技能水平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以盱眙县为例,该县先后开展盱眙龙虾烧制、面包烘焙、生活病员照护、母婴护理、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创业等专业培训,累计达2592人次。
抓协作、促联动
撬动就业创业“空间”
1月3日,中天钢帘线学院“中天班”第一期正式结业,来自淮安技师学院的33名学员均通过测评,实现“毕业即就业”。“我们非常看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学生到了岗位上就能上手操作,不仅效率更高,也替我们省下了入职培训的时间。”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构建起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式”输出稳岗促进就业,打造培训、就业“一条龙”。支持金湖县获批新建技工学校,增挂“南京技师学院金湖学院”牌子,与南高齿开设订单班;推进淮安技师学院与纽泰格共建市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学院,与淮钢、实联化工等企业联合成立人才培养专班;支持洪泽技工学校新设立化纤生产技术专业,对口培育技能人才服务台华新材料……
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曹曙春表示,我市人社部门将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继续深入开展“技能兴淮”,真正让劳动者心里有梦、眼中有光、身上有劲!
融媒体记者:孔雪
通讯员:纪茗瀚 许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