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
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粉彩瓷的造型设计优雅精致,注重匀称与和谐。常见器型包括瓶、壶、碗、盘等,不同器物各具功能与审美特征。瓶类器物多呈修长挺拔或饱满圆润的造型,如天球瓶、橄榄瓶等,展现出宫廷艺术的大气与端庄;碗盘类则以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见长,既满足日常实用功能,又体现清代瓷器造型的艺术美感。这些器型继承了传统,又融入清代工匠的创新,使其既经典又具有时代特征。
粉彩花卉蔬菜纹的寓意丰富多样,主要象征富贵、长寿、纯洁和高雅。
粉彩瓷器上的花卉和蔬菜纹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例如,白菜谐音“百财”,寓意横财就手、百财聚来,同时菜叶绿根白的颜色也象征着清白。此外,花卉如寿桃、石榴等也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寿桃代表长寿,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这些纹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例如,“万寿无疆”赏盘上的纹饰设计极具匠心,每一种图案都蕴含着深刻的吉祥寓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祈愿。
来源: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