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真棒”引爆热搜!孟子义李昀锐的甜与《奔跑吧》的流量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21:58 2

摘要:2025年5月18日,《奔跑吧13》第三期节目播出后,一条不足10秒的片段瞬间登顶热搜——孟子义目睹李昀锐完成4000米长跑后脱口而出的“身体真棒”,让“昀牵孟绕”CP粉集体狂欢,更引发全网对综艺“造糖”现象的激烈讨论。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剧本设计?这场马拉松挑

前言:当“甜度”撞上“速度”,综艺的“糖”还能嗑多久?

2025年5月18日,《奔跑吧13》第三期节目播出后,一条不足10秒的片段瞬间登顶热搜——孟子义目睹李昀锐完成4000米长跑后脱口而出的“身体真棒”,让“昀牵孟绕”CP粉集体狂欢,更引发全网对综艺“造糖”现象的激烈讨论。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剧本设计?这场马拉松挑战背后,折射的不仅是明星体能,更是综艺市场“CP经济”的狂欢与隐忧。

孟子义李昀锐的CP热度并非偶然。两人此前在古装剧《九重紫》中饰演的虐恋情侣已圈粉无数,此次综艺合体被粉丝称为“从古代甜到现代”。节目组精准捕捉观众心理,不仅安排两人同框参与13公里马拉松接力赛,更通过路透花絮、互动剪辑强化“并肩作战”的亲密感。

数据印证野心:节目播出当晚,“昀牵孟绕”话题阅读量破5亿,CP向二创视频播放量超千万。李昀锐的国家二级运动员身份与孟子义的“笨蛋美人”人设形成反差,既凸显竞技张力,又制造话题冲突——前者轻松跑完4000米,后者却因体力不支崩溃大哭,戏剧性拉满。这种“强强互补”的设定,正是综艺CP营销的经典模板。

1. 情感投射与代偿心理

CP文化本质是观众对理想关系的投射。李昀锐的“力量感”与孟子义的“直球式夸奖”,恰好契合大众对“双强爱情”的想象。网友评论“父母爱情请多合体”的背后,是对现实中情感缺憾的代偿。

2. 流量经济的精准收割

节目组深谙“CP即流量”的法则。从海报设计到任务分配,两人互动被刻意强化:白色情侣运动装、赛前击掌、赛后互夸……甚至节目外的宣传文案也强调“双强养眼组合”。这种工业化产糖模式,正在成为综艺市场的标配。

3. 社交货币的制造机

CP话题天然具备社交属性。粉丝通过创作同人图、剪辑视频、玩梗构建社群认同,而节目则借助UGC内容实现二次传播,形成流量闭环。

尽管CP营销短期热度惊人,但过度依赖此模式已暴露风险:

真实性遭质疑:有观众指出,李昀锐的“轻松跑4000米”疑似剪辑效果,而孟子义的体力短板被刻意放大制造反差。此前《奔跑吧》因安全带P图、游戏注水等争议口碑下滑,此次CP营销被批“转移焦点”。 内容空心化:当CP话题掩盖节目内核,竞技挑战沦为背景板,《奔跑吧》初代“团魂”精神逐渐褪色。有网友吐槽:“现在的跑男只剩跑步和嗑糖了吗?艺人形象固化孟子义因“笨蛋美人”标签被限制造梗能力,李昀锐的运动员特质也被CP热度稀释,长远看可能影响戏路发展。

1. 回归内容初心:参考《奔跑吧》早期“烧脑特辑”和“社会实验主题”,以深度议题引发观众思考,而非仅靠CP吸睛。

2. 挖掘多元人设李昀锐的运动天赋可衔接全民健身热潮,如云南“奔跑吧·少年”活动,孟子义的幽默感亦可开发成独立亮点,避免CP捆绑过度。

3. 创新互动形式:借鉴“心青年跑团”的公益模式,将娱乐性与社会价值结合,例如设置明星与特殊群体共同挑战,既提升立意,又打破剧本化质疑。

结语: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综艺?

“身体真棒”的爆红,是观众对轻松娱乐的需求,也是行业急功近利的缩影。当CP成为万能解药,综艺创作便陷入饮鸩止渴的怪圈。或许,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在制造快乐的同时,守住内容的底线与创新的勇气?

互动话题:

你如何看待综艺中的CP营销?是“甜到上头”还是“工业糖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邱大叔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