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有千节,始于新笋;时序新秋,芳华待灼。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高的青年教师队伍,衡山路实验学校于2025年5月13--14日开展“衡山先锋展风采,五学课堂竞芳华”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校领导与众教师走
竹有千节,始于新笋;时序新秋,芳华待灼。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高的青年教师队伍,衡山路实验学校于2025年5月13--14日开展“衡山先锋展风采,五学课堂竞芳华”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校领导与众教师走进课堂,为青年教师成长加油助力。
课堂展示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启解题新征程
周正巧老师在组织学习之前,清晰地向学生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向有明确的把握。从数学知识的衔接角度出发,复习之前学过的方程解题引入本节第一道例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总结解题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步骤,主动参与小组讨论课前预习;增强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带上她的眼睛走进科幻
彭新捷老师以"带上谁的眼睛"为驱动问题,采取双线并行的解读路径进行执教,一方面梳理明线("我"的草原漫游)与暗线("她"的地心绝境)交织的嵌套式结构,解析文章中预设的悬疑如何编织成命运闭环;另一方面聚焦草原意象揭示文本中人物形象特点;最后再次回顾科幻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实作者想赞扬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真题写作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曹瑞老师以“To be a better self”为主题引领,串联两篇宿迁市中考真题作文练习,逐步带领学生总结归纳英语写作基本步骤,思考如何增加亮点,写出高分中考作文。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翻译练习、小组讨论和变式写作等活动,不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更在课堂中感悟到要如何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欧姆定律的相关实验
凡则园老师的复习课以《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双实验为载体,通过“自主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展开学习。教师提供实验操作指南和对比表格,引导学生动手复现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在小组讨论中重点辨析两实验的差异:如电路设计(定值电阻替换与小灯泡多次测量)、电压控制(改变/保持定值电阻电压恒定、测量小灯泡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数据处理方法(绘制反比例曲线、计算实际功率)。学生通过“做中思、议中悟”,结合典型错题分析,能掌握滑动变阻器调节技巧、准确归纳两实验异同,突破易混点。
探寻厨房中的化学奥秘
苏梦慧老师在《厨房中的化学》展示课上,围绕厨房中的各类物质,组织学生通过分析食品配料表、讨论烹饪现象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回答问题,在互动中掌握了营养物质、调味品、厨具等相关化学知识,也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从谜语中认识民法典
鲍文文老师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准确表述民法典的地位、调整范围及作用;结合校园生活场景,运用民法典原则解决实际问题,树立规则意识;通过模拟调解活动,清晰表达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思维逻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民法典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穿越时空的边疆治理
在历史执教展示课中,张响教师通过“问题链+情境创设”组织学习,以地图动态演示清朝疆域变化导入,设计小组任务分析治理政策(如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结合史料辩论其影响。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清皇帝管理的措施)深化理解,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因俗而治”的智慧。课堂效果显著,学生能辩证评价清朝边疆治理的成效与局限,并联系现代民族政策,体现了史料实证与家国情怀素养的融合。
从花开到结果的生命之旅
生物课上,汤静珍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开花和结果所经历的过程,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传粉与受精过程。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主动建构知识,深度理解植物繁殖原理,不仅掌握知识,还提升了观察与实践能力,课堂实现了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
穿梭经纬,畅游中国
王青老师执教《中国的疆域复习课》,导学部分以了解身份证引入激活认知,引导学生定位疆域四至、邻国及省级行政区,通过小组合作梳理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成因及民族文化特点,借助图表对比强化理解。本节课以任务链驱动学生构建系统性认知,讲练结合,增强学生读图识图和区域分析能力。
教育创新的星辰大海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本次活动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风采,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衡山路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希望,挥洒汗水,同全体教师一起,编奏出更加悦耳的新乐章!
来源:正直溪流v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