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17日讯 近日,阿根廷猪业联合会(FPA)正式发布了《2025猪肉战略规划》,这份面向2032年的长期路线图旨在将猪肉产业链转变为阿根廷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引擎。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猪肉产量翻倍、出口量增长三倍、创造13万多个就
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17日讯 近日,阿根廷猪业联合会(FPA)正式发布了《2025猪肉战略规划》,这份面向2032年的长期路线图旨在将猪肉产业链转变为阿根廷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引擎。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猪肉产量翻倍、出口量增长三倍、创造13万多个就业岗位,并提高国内猪肉消费量。
此次发布会汇集了该行业的机构代表、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由FPA主席、阿根廷畜牧场总经理Daniel Fenoglio和该组织执行董事Agustín Seijas领导。该规划聚焦四个战略方向:对外贸易、卫生条件、市场推广以及税收和金融框架,预计总投资约16亿美元,其中75%用于养猪场建设,25%投入工业加工领域。
具体目标方面,该计划希望将生产母猪数量从目前的348,272头增加到550,000头,猪肉产量从当前的726,651吨提升至170万吨,出口量从9,502吨增长至30万吨,人均消费量从现在的17.5公斤提高到28.3公斤。如果这些目标实现,将创造77.6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比目前水平增加34.84亿美元。
Fenoglio表示,FPA传承了阿根廷猪肉生产商协会(AAPP)百年历史,现已联合APPORSAFE、CAPPCOR、CAPPER、CEPBA、Pormag和Gitep等多家机构,代表全国70%的猪肉屠宰量,成为与政府对话的重要渠道。他强调,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可持续且一体化的猪肉生态系统,实施长期公共政策",以公私合作为规划基础。
在对外贸易方面,规划计划巩固现有39个开放市场,同时解决产业瓶颈问题。目前巴西占阿根廷猪肉进口的95%,其中包括在巴西被视为低价值但影响阿根廷本地市场的产品,如猪肩肉。"我们需要改善半胴体的一体化利用,推进副产品市场的开放,特别是越南、墨西哥和中国市场,"Seijas强调。
当前,约40%的猪体部位(如猪蹄)未能实现附加值利用。开放中国市场接收这些副产品将提高盈利能力,改善产业一体化,并降低国内价格。预计2023年与中国达成的卫生协议可能会在米莱总统7月可能访华期间正式签署。
在卫生方面,阿根廷保持着无关键疾病的状态,并与国家动植物卫生检疫局和农业部合作消除奥耶斯基氏病毒。计划中的国家卫生实体将确保该计划在各地区实施并改善可追溯性系统。
FPA还宣布将在烹饪、营养和食品教育等领域开展大规模猪肉推广活动。"我们必须打破误解,展示阿根廷猪肉的真正价值:健康、美味且多样化,"Fenoglio说。目前还没有官方推广机构,大部分活动都由生产商自愿捐款资助。
税收方面,Seijas指出增值税存在不平衡问题:"我们为投入品支付21%的增值税,但只能收回10.5%,这导致成本增加高达19%。"他还呼吁提供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贷款期限和利率,以促进养猪场现代化和技术引进。
尽管《2025猪肉战略规划》代表了私营部门、政府和学术界之间的广泛协议,但当前生产环境仍面临诸多挑战。猪肉生产商虽然目前处于"良好时期",但这种盈利能力仅在四个月前才出现,此前他们经历了长期的生存挣扎。在当前政府推行的自由进口猪肉政策和降低成本压力下,中小型生产商面临着维持效率的紧迫需求。
因此,未来的挑战将是政界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协调,为希望扩大规模的中小型生产商创造有利条件。否则,这一战略规划可能仅停留在愿望层面,无法推动阿根廷猪肉产业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力。
信息来源:阿根廷媒体
来源:新阿华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