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创新保卫蓝天白云——西京学院材料与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冯祥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01:12 3

摘要:汽修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环境污染治理至关重要。作为西安市重点技术攻关—社会发展创新示范项目,冯祥波与他的团队成员从去年年底开始致力于《西安市汽修与餐饮行业VOCs排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目前已在西安市北郊的一个汽修

“我们对汽修行业喷涂作业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从而评估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11月26日,冯祥波在实验室里对他的学生们介绍道。

汽修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环境污染治理至关重要。作为西安市重点技术攻关—社会发展创新示范项目,冯祥波与他的团队成员从去年年底开始致力于《西安市汽修与餐饮行业VOCs排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目前已在西安市北郊的一个汽修厂建立了示范点。“通过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汽修行业VOCs的排放。下一步,我们将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集中化处置。”冯祥波说。

古人云“三十而立”,冯祥波的职业生涯亦是从30岁开始书写。2018年,硕士、博士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冯祥波放弃了其他机会,选择与西京学院共同成长。

初露锋芒便熠熠生辉。冯祥波在西京学院的职业起步和发展,可以用“卓越”来形容。他相继获得了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工程“青年科技新星”、2024年度西安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以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他以第一/共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40篇SCI论文,其中1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9篇同时入选ESI热点论文),被正面引用1600余次。

对于荣誉、奖项,冯祥波以平常心对待。他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在奋斗的洪流中坚守着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在这个岗位上,我汲取了丰富的知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会把所获荣誉化为动力,激励自己继续前行。”冯祥波说。

组建自己的团队,也是冯祥波寻找同路人的过程。初期团队科研人员不足、建设不完善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冯祥波只能去穷尽每一种可能性,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学校的帮助下,冯祥波经过不断努力与探索,于2024年上半年成立了双碳技术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围绕大气环境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固废资源化利用、环境功能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他表示,面对资源的日益匮乏及环境的严峻挑战,科技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10月26日至2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控制会议上,作为双碳技术研究所所长,冯祥波在会议上作了主题为《双碳背景下的工业源废气净化材料体系构筑及净化技术应用》的报告,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他表示,这次会议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讨论的良好平台,也大大提升了双碳技术研究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实验室中,冯祥波以严谨的态度和令人赞叹的创造力,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他展现了卓越的创业精神,创立了自己的公司陕西博安速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的运作中,冯祥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共同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他负责的《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净化材料研发、净化系统集成设计及示范应用》项目,聚焦工业源VOCs减排与控制,致力于研发具有行业适应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治理技术(VOCs吸附材料、VOCs高效催化材料、吸附浓缩—催化氧化综合系统),旨在形成系列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并在制造业重点区域建立示范工程,实现行业VOCs全过程减排与控制。

除了科研之外,冯祥波在人才培养方面花费的心血也很多。他深知,优秀的科研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因此,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在学生们的学业和科研遇到阻碍停滞时,冯祥波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历,把自己当年掉进的“坑”一一复现出来,让学生们开怀一笑的同时得到指导。

“遇到问题时最重要的是心态,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冯祥波经常这样教导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更学会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他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在科研领域屡创佳绩,更在商业战场大放异彩。

谈到未来自己的发展时,冯祥波希望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持续深耕、潜心钻研,做好学生的科研引路人。“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西京学院能够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建设省内一流的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冯祥波说。

版权保护声明:西安科普是以传播科学、科普知识为主的公益性公众号,均不通过采编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参与任何商业活动、获取商业利益。本公众号采编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此鸣谢!

来源:科学老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