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黎5月19日(小新)这个曾吸引全球富豪的艺术天堂,如今正面临三年来最冷清的初夏。巴黎北郊的圣旺跳蚤市场(Marché aux Puces de Saint-Ouen),号称“全球最大古董市场”,近来却一片萧条。“没有游客、没有大单,我们现在不是在做生意,只是
巴黎5月19日(小新)这个曾吸引全球富豪的艺术天堂,如今正面临三年来最冷清的初夏。巴黎北郊的圣旺跳蚤市场(Marché aux Puces de Saint-Ouen),号称“全球最大古董市场”,近来却一片萧条。“没有游客、没有大单,我们现在不是在做生意,只是在勉强活着。”一位摊主这样形容。
在疫情期间重创尚未恢复之际,这座拥有百年历史、年均接待高达500万人次的市场,如今又遭遇国际局势动荡:乌克兰战争、签证收紧……直接导致俄罗斯、中国、美国、海湾国家这些“金主客户”的锐减。
【谁还在买古董?】
在跳蚤市场,成交一件法国19世纪玻璃艺术品可能就撑起一个月收入。但现在,“能有人进店,愿意开价,就谢天谢地了。”
David,一位专做19世纪下半叶艺术藏品的商家坦言,过去90%的顾客都是外国人,现在不仅订单没有,就连付款也困难重重。“银行甚至直接拒收来自俄罗斯的转账。”
而类似情况遍布整个市场。Benjamin,Lalique玻璃作品收藏专家说,“自从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事件后,整个市场人气瞬间崩盘。”
【商家们撑得有多辛苦?】
进账减少,税费照旧。
有商家干脆不标价格,只接受“合理出价”。
市场经营者自发给商户延迟房租付款期限。
商家集体呼吁暂停征收企业不动产税(CFE)。
“我们真的不是在抱怨,而是在崩溃边缘。”——商会主席 Medhy Allaouchiche-Gérault 强调说。
【“希望来了”:申报联合国非遗,争取市政府支持】
在多重压力下,圣旺跳蚤市场决定“打文化牌”:由巴黎圣旺市政府主导,正在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力争在三年内获得认证。
目标很明确:
提升全球能见度
保护“物件修复、老物件再生”这类濒临失传的手艺
争取国家文化部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
“这不只是摊主的事,这是巴黎文化的一部分。”支持该提案的法国参议员Adel Ziane如此表示。
【谁说艺术不怕风浪?我们还在等下一个转机】
事实上,市场也曾一度对2025年初美国加州火灾寄予希望——毕竟那边富人区被烧毁,或许重建时会来欧洲补充艺术品?“结果是我们想多了。”商家笑着自嘲。
但没人放弃。“再难也要开门,等那个愿意买走我们宝贝的人出现。”
这是跳蚤市场的韧性,也是巴黎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浪漫与坚持。
来源:旅法华人战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