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强行驾驶未解除驻车制动的车辆,刹车片与制动鼓 / 盘会持续摩擦,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刹车片过度磨损、制动鼓变形,甚至引发刹车片碳化失效。若长时间未发现,高温可能灼烧制动系统油路,造成不可逆的热损伤,大幅缩短制动系统寿命。
一、驻车制动未解除的潜在危害
(一)机械部件严重损耗
强行驾驶未解除驻车制动的车辆,刹车片与制动鼓 / 盘会持续摩擦,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刹车片过度磨损、制动鼓变形,甚至引发刹车片碳化失效。若长时间未发现,高温可能灼烧制动系统油路,造成不可逆的热损伤,大幅缩短制动系统寿命。
(二)行车安全风险激增
驻车制动未松开时,车辆动力系统需额外克服制动阻力,可能出现起步无力、油耗异常升高的情况。在高速行驶中,未解除的驻车制动可能导致后轮抱死,引发车辆侧滑、甩尾,尤其在湿滑路面,极易酿成严重交通事故。部分车型还会因驻车制动信号异常,导致 ABS、ESP 等安全系统误报故障,干扰正常驾驶判断。
二、不同类型驻车制动的解除方法
(一)传统手刹(拉杆式)故障解除
基础操作复位车辆停稳后,完全拉起手刹拉杆,再缓慢放下,确保拉杆复位卡榫正常咬合。若拉杆无法固定,检查手刹拉杆底部的调节螺母是否松动,可使用扳手适度拧紧(建议每 2 万公里检查一次调节机构)。机械卡滞处理若拉杆拉动阻力过大,可能是手刹拉线生锈或卡滞。可掀开中央通道防尘罩,向拉线套管内注入少量润滑油(如 WD-40),反复拉动拉杆数次,直至阻力消失。操作后需路试确认制动解除彻底,无拖滞异响。(二)脚刹式驻车制动解除步骤
标准解除流程启动车辆前,右脚踩住行车制动踏板,左脚用力向下踩驻车脚刹踏板至底部,待踏板自动回弹约 1-2 厘米(听到 “咔嗒” 解锁声),即表示脚刹解除。若踏板无回弹,可尝试轻抬左脚,同时轻晃车辆,辅助踏板复位。卡滞应急处理若脚刹踏板无法踩下解锁,切勿强行操作,可能是踏板连杆机构润滑不良。可俯身观察驾驶舱底部踏板连接部位,使用润滑喷雾喷涂活动关节,等待 2-3 分钟后再尝试踩下解除,必要时联系维修人员拆解检修。(三)电子手刹(EPB)故障排除
系统初始化重置插入钥匙通电(无需启动发动机),踩住脚刹,长按电子手刹按钮(向下)5 秒直至指示灯闪烁,再向上提拉按钮 5 秒,完成系统复位。此操作适用于传感器误报、软件逻辑紊乱等偶发故障,重置后需试驾确认故障灯是否熄灭。硬件故障应对若重置无效,可能是刹车片磨损超限(触发电子手刹保护机制),需通过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检查后刹车片厚度(低于 3mm 时必须更换)。若为控制模块或电机故障,切勿自行拆解,应联系 4S 店使用专用设备检修,避免损坏高压电路。三、驻车制动常见故障原因解析
(一)制动效能下降(刹车不灵)
多因刹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标准间隙 0.2-0.4mm)、摩擦片表面油污或硬化所致。手动挡车型频繁半坡起步,易导致摩擦片异常磨损;自动挡脚刹车型若长期未调整,连杆机构松弛也会造成制动力衰减,需定期通过驻车制动测试(斜坡停车不溜车为合格)。
(二)操纵机构卡滞或异响
手刹拉杆卡滞常因防尘套破损进水生锈,脚刹踏板异响多为固定螺栓松动或弹簧缺油。电子手刹异响可能是电机齿轮磨损,需及时润滑或更换部件,避免卡滞导致制动无法解除,影响坡道停车安全。
(三)电子系统误报故障
蓄电池电压过低(低于 11.5V)、ABS 传感器信号异常或驻车制动开关接触不良,均会导致仪表盘故障灯亮起。可先检查蓄电池状态(建议 2-3 年更换),清洁传感器插头氧化物,多数电路故障可通过断电重启(断开蓄电池负极 30 秒)初步排除。
四、解除驻车制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环境确认
务必在平坦路面操作,斜坡解除时需配合行车制动(踩住脚刹),防止车辆溜动。关闭发动机后操作电子手刹,避免误触油门引发意外,儿童或宠物在场时需特别留意周边安全。
(二)规范操作避免损伤
手动手刹放下时需按下锁止按钮,切勿暴力硬拉;脚刹解除时应匀速施力,避免单次猛踩导致拉索过度拉伸(建议每次停车脚刹力度控制在踏板行程的 2/3 以内)。电子手刹故障时,勿频繁按压按钮,防止电机过热损坏。
(三)故障持续的处理原则
若尝试基础复位后故障依旧,或出现制动异响、车辆行驶阻力明显增大,应立即靠边停车,开启双闪灯,联系专业维修机构。切忌带病行驶,尤其是长途或高速工况,防止制动系统彻底失效引发事故。
五、日常维护小贴士
每月检查手刹拉杆行程(正常拉动 3-5 格即达锁止位),定期清洁刹车片表面异物,电子手刹车型每 2 万公里进行一次系统初始化(参照说明书操作)。养成启动前观察仪表盘驻车制动指示灯、起步后轻踩刹车感受阻力的习惯,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正确应对驻车制动故障,不仅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必要技能,更是每位车主的必修课。掌握基础解除方法、了解常见故障原因,配合定期维护,就能让驻车制动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每一次出行保驾护航。
来源:铜陵黑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