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一首别样美妙的小诗,让人一见倾心,相信你也很喜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06:00 2

摘要:树叶在南风中相互摩擦,那种温柔的声音,突然就让人的思绪飞向了远方,突然就让光阴显现出了痕迹。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树叶在南风中相互摩擦,那种温柔的声音,突然就让人的思绪飞向了远方,突然就让光阴显现出了痕迹。

晴雨交替间,时序已至小满。

小满,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我国有南北方之分,而对于不同地区,“小满”也有着不同的寓意。

就南方而言,小满中的“满”指雨水充盈;那么就北方而言,小满中的“满”则指小麦颗粒已趋饱满。

“小满”乃是一个无比美好的名字,它象征的是一种不过于圆满的状态。

万事忌大满,因为“过满则亏”,这就是古人取“小满”之名的智慧所在。

所以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我们的人生,都该追求“小满”般的状态,让一切留有余地,去存放期盼与希望。

在此,诗巷祝屏幕前每一个人的所愿即所得,所得即“小满”。

趁着美好的季节,带着美好的希望与祝愿,一起来读诗。

诗巷在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明朝诗人李昌祺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得别有一番韵味与意境,让人一见倾心,百读不厌,堪称上好的佳作。

小满日口号

明•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李昌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号侨庵,我国明朝诗人。

这首诗是作者在小满日行于江南乡村时,因触景生情而写,其中可爱的物象与美妙的意境都将“小满”时节的气息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口号”,在古代指即兴创作的诗,这类诗往往都比较富有生活气息。

诗的首句先写天气情况:久晴泥路足风沙;天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晴朗,所以泥路边也有了风沙的痕迹。

江南的天气向来都是湿润多雨的,但是作者在此诗中却将其天气的特殊性展示与读者,这样一来,诗境就变得有了新颖度。

“久晴”二字的出现,不但借助天气调亮了画面,而且还让读者的心情也如这天气和画面一般,顿觉舒朗清透。

“泥路足风沙”,这样的画面虽然没有耀眼的色彩,但它却因足够古朴素雅而颇富意境和艺术韵味。

在首句的描写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田园的那种淳朴和恬淡,那种静谧和安然。

“杏子生仁楝谢花”;枝头的杏子已经有了杏仁,楝花纷纷凋落。

当我们读承句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作者在首句中安排素、淡画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他是为了让承句中的景象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他是为了能够让首句对承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正因为有首句的“素”“淡”在先,承句中的物象及其参与的画面才显得十分醒目且富有生机与活力。

“杏子生仁”四个字将物象“杏”的生长状态逼真地予以临摹,它让我们看到了杏的可爱,也让我们看到了“小满”时节的蓬勃生机。

“楝谢花”为画面晕染上了亮眼的色彩,它在契合时节特征的同时,以轻盈之态让我们眼前的画面鲜活起来。

诗人徐寅曾以“渐开荷芰落蔷薇”之笔描写初夏的美妙情景,在一开一落之间,时序得以推进,生命得以延续。

而李诗的承句其实和徐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物象不同,但其中所包含的意蕴却是一样的。

承句有鲜明的色彩,有动静结合的宜人画面,有新旧生命交替的寻常规律……,可谓耐品致极。

我们再来看后两句: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在江南正逢小满时节,那满林的烟雨催熟了一树树的枇杷。

乍一看,后两句与首句似乎有些冲突,但仔细品读后我们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首句中的“久晴”写的是“小满”之前的天气情况,而后两句中所突出的烟雨天气,则正是“小满”当天的天气。

元淮在他的《小满》中也写有“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句,将小满时节的典型天气进行了概括。

作者于诗的后两句中一边完全点出题目,一边将小满时节的天气与另一个典型景象予以临摹,写其实也是再次与首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烟雨天气在首句中“久晴”天气的对比和衬托下,愈发富有江南气息,愈发显得唯美而又浪漫。

树林被烟雨所笼罩,那一树树成熟的枇杷,是对“小满”最好的见证,而这一切带给我们的,则是丰收的喜悦,是生活的踏实与满足,更是生命所蕴涵的无限活力。

无论是从“杏生仁”还是“熟枇杷”,这些景象也都无不将作者热爱田园风景与田园生活的情感表达得颇为浓郁。

当然,作者对田园风景及其生活的热爱之情,也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一位读者,我们沉浸于一片烟雨朦胧的唯美中,也感动于小满时节的恩泽中。

此日人间逢小满,一帘烟雨软莺声;读完一首,味留唇齿。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