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有幸于1985年6月26日,在北京西山宋将军的家里访问过他,请他谈在抗战初期是怎样开创雁北抗日根据地的。现将宋老这次谈话的要点整理如下,作为对老将军所创功业的一点追记。
开创雁北抗日根据地
—宋时轮将军访谈录
郭志孟
获悉宋时轮将军病逝的消息,我们雁北人民都感到十分悲痛。
我有幸于1985年6月26日,在北京西山宋将军的家里访问过他,请他谈在抗战初期是怎样开创雁北抗日根据地的。现将宋老这次谈话的要点整理如下,作为对老将军所创功业的一点追记。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9月间已侵占了雁北各地,我八路军奉命从陕北挺进山西抗日前线。一天,朱总司令找我谈话,大意是,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总部决定让我带领一部分部队,深入雁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的战略思想。当时我想,开展抗日游击战,我们还没有经验,虽然会遇到不少困难,但只要紧紧依靠党和上级的领导,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便立即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迅速率部北上,到敌后去开创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游击战方针。
9月29日夜,我带了几百人的队伍,正式名字叫“雁北支队”,后来当地群众都习惯地称我们为宋支队,从晋西北向雁北的朔县、平鲁、山阴、右玉等地进发。当时,这些县城已被日军占领,有的地方虽还没有被完全侵占,但也被扫荡过,人民苦难不堪,景象是非常凄惨的。
我们在刚跨过长城进入雁北地方时,遇见了从前线退下来的一位国民党部队的将军。他和我说了半天话,从中午到天黑,说的都是日本军队如何强大厉害,我带这么几个兵是去不得的。反正是说我们打不过日本人,去了也是送死。这个人从身体看上去倒还行,但就是得了“恐皇病”。我决定开导开导他,就对他说:尽管我们武器装备不如日军,但只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坚持开展游击战争,任何困难总是可以克服、任何敌人都是可以打败的。谈话后,我继续带领部队前进。进入雁北后,于10月1日,收复了平鲁城。2日,又在平鲁县的井坪附近,一举消灭了日军200余人和一个卫生队,还打坏和缴获了日军几辆坦克、装甲车和汽车。这说明日本人是可以打败的,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打,就能取胜。那种“皇军不可战胜”的论调是极其错误的。
但当我们往敌后纵深地区挺进时,发现老百姓很怕我们,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一带阎锡山的反共宣传很厉害,说什么“共产共妻”,“共产党来了杀人如割草”等等。他把共产党人说成是青面獠牙的魔鬼,所以,老乡们都不敢接近我们。
没有老百姓怎么行呢!因此,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原因后,便立即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两条:第一,严明部队纪律;第二,保护人民,打击敌人。人跑了粮食不能全拿走,我们要用群众的粮食时,都先过秤付款,把粮款和说明条压在放粮的家具下面;从哪里借用了东西一定放还到哪里去,损坏一点赔一点,甚至宁可多赔一点,也不叫群众吃亏;住在哪户群众家里,就经常把哪家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总之,是对群众秋毫无犯,用实际行动来感动他们。我们除了严守群众纪律外,还经常四出瞅机会打击敌人,围剿土匪。就在你们山阴附近,我们就打过峪沟、泥河、安荣、北周庄、岱岳等地的日军,消灭了好几十股土匪。这不仅保护了群众的利益,也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使群众看到我们的军队是打日本和土匪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的军队,大家就不再跑了,还主动来接近和帮助我们。有了群众支持,部队如鱼得水,各种困难都好克服了,任何事情也都好办了。
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我们还及时抽调一部分同志组成工作队,分头深入各村,大力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政策,唤起群众的民族觉悟,在各村组织抗日救国会和抗日群众团体,什么青救会、妇救会、自卫队等。在你们的史家屯、口前、织女泉、冻牛坡、偏岭等村都组织了抗日救国会。
你们那个地方很穷,老百姓吃的是山药蛋、筱麦面,住的是靠山崖的土窑洞,穿的是老羊皮袄,一家人就盖一条被子,小孩子都光着屁股,封建思想也很浓厚,老年妇女们缠着小脚,青年妇女见了陌生人不敢看。但人民对我们非常支持,他们供养我们,给我们做军衣军鞋,伺候伤病员,站岗放哨,传送信息,还积极鼓励青年参军参战。所以,我们支队在洪涛山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半年多时间,就发展成了几千人的大部队。
在斗争实践中,群众的民族觉悟、阶级觉悟逐渐提高,懂得了共产党、八路军是人民的救星。我们又抓住这个时机,积极稳步秘密地发展党的组织。记得,在你们口前村首先发展的党员是李瑞同志,还有其他几十个人,现在记不起名字来了。因为当时党组织不宜集体活动,一般都是单线联系,所以,组织支部少,小组和个人活动多。当我们支队东进时,在那一带已发展了上百名党员。这些党员,都是在斗争中经过考验的,不是说上一句话就成了党员的。他们在当时的抗日斗争中都很好地发挥了骨干作用。
我们还十分注意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特别注意吸收煤矿工人参加武装组织。在朔、平、右、山、怀、左等山区有不少小煤窑,日军入侵后,这些煤窑都停业了。我们就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一面学习,一面戒烟。因为,当时矿工中有不少人是有大烟瘾的。我们抽调了一批医生,成立了临时的戒烟医院。经过一个月时间,这些人都戒了烟,由二个病弱人变成了健康人,同时思想觉悟也有了提高。他们有的参军编入了部队,有的在当地参加了抗日武装或地方工作,对抗日斗争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谈到这里时候已经不早了,由于不敢过多地占用将军的宝贵时间,只好起身致谢告辞。临别时,他又说:刚才我只把那时斗争的大体情况向你谈了一下,许多具体的东西、特别是一些人名、数字,因为时间长了一下记不起来,你们还可以向其他同志问一问,从资料上查一查,加以补充。总之,日军入侵雁北后,西半区数我们支队到得早。我们这个支队,在那里开展斗争,取得了成绩,也发展了自己。在1938年5月初奉命东进平西时,还留下了一部分力量,配合第一二O师和其他兄弟部队,继续在那片方圆400公里的土地上坚持斗争。我虽然走的地方多,年纪也老了,但对那个地方群众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常常怀念他们。开创雁北抗日根据地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党和上级正确领导、支队全体同志和地方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们写材料,不要写我个人。
雁北电波载深情
陈云东
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同志赴洛川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无线电大队长海凤阁派我带一部电台随同前往。会议结束后,在返回总部(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途中,路经第一二O师师部驻地(富平县庄里镇)时,彭总命令我留下到该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任电台队长。当时的第七一六团团长就是宋时轮。宋团长穿着简朴,待人和气。初次见面,他高兴地对我说:“欢迎,欢迎!电台队长来了,我们又有了电台了。”从此以后,我便跟随宋时轮同志转战在雁北抗日根据地。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尤其是他对通信联络工作的重视和关怀,至今仍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
重视发挥电台的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其后,日本侵略军向我华北腹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在占领大同后,沿同浦路向太原推进,逼近阳方口、雁门关一线。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依据敌情变化,调整了战略部署,命令第一二O师开赴晋西北地区,协同国民党军队打击南犯敌军,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命令组成一个支队到雁北地区活动。
第一二O师所属部队经陕西蒲城到达韩城附近的芝川镇渡过黄河,8月末到达山西侯马镇,转乘火车北上。在到达忻口地区时,我们团召开了干部会议,宋团长宣布了中央军委和第一二O师师部的命令,由他和政治处伍晋南主任率领第二营和团部侦察排、警卫排、电台及机关部分干部,组成雁北支队,到雁北地区开展游击战,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在雁北开展斗争期间,宋支队长十分重视电台的作用。他曾对我说:我们远离主力单独活动,与上级和友邻的联络就主要靠电台了,电台是我们支队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
他要求我们要随时与上级保持联系,及时做好“上报下达”的工作。10月初,支队获悉有一支日军约200余人,配有坦克、汽车,由井坪沿山沟向同蒲路开进。宋支队长当机立断,决定予以伏击,并随即作了部署。拂晓时战斗打响,指战员们在他的指挥下猛打猛冲,乘胜追击,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击毁其坦克两辆和汽车数辆,并随之攻占了平鲁县城。战斗结束后,宋支队长要我们立即用电台上报了这一胜利消息。不久,当日寇向雁门关一线进犯时,宋支队长根据师首长的电令,又率部向同蒲路北段开进,先后在朔县、岱岳、怀仁、大同沿线与敌周旋,配合主力部队钳制打击敌人。战斗中,宋支队长亲自带领部队在第一线作战,并组织发动群众,拆毁铁路桥梁,烧毁敌军的车站仓库,割断敌军的电话线,使日军的后勤供应线遭到严重破坏,有力地迟滞了敌军南下,配合了忻口会战和保卫太原的战役。对于这段时间内部队的作战情况和行动,宋支队长也要我们随时向上级作了报告。
为了保证电台安全和顺利进行工作,他还经常亲自为我们选择架设电台的地点,并派出部队为电台担任警卫。报务人员都十分感动,工作起来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认真分辨每一个信号,并采取变频、重复抄收和使用被覆线代替天线等办法,克服了电台性能差、风沙干扰大等困难,保证了及时将上级命令抄收下来,将支队战况迅速上报的任务。
他指示我们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加强与友军电台的联络和协同。1937年冬至1938年春,支队同国民党何柱国骑兵军建立了联系。该部原系东北军,在日寇向晋绥进犯时,撤到雁北和绥南地区,民族意识较强,痛恨日本侵略军,但对东北为什么沦亡,日军为什么敢于放胆侵略中国等问题认识不清,且组织纪律性差,内外关系紧张。宋支队长决定抓住时机,依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大力做好该军的工作。他主动与骑兵军领导联系,亲自向他们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敢于大举侵略我国,东三省3000万同胞所以沦为亡国奴,都是蒋介石实行不抵抗和妥协投降政策的结果。同时对支队干部讲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要求各级对日做统战工作,团结骑兵军共同抗日。他还指导我们如何与对方电台人员接近交往,要我们不卑不亢,遵守纪律,既要讲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根据宋支队长的指示,我们积极与骑兵军电台人员接触,很快便同他们建立了联系,商定了彼此联络的信号、频率和时间,并坚持按照规定时间,保持联络,互通情况,协调行动。
他还要我们做好抄收新闻广播的工作,及时为领导和部队提供信息。1937年11月的一天,宋支队长来到电台工作室,问我能不能收新闻?我说可以。他听后十分高兴地说:“好!现在支队单独活动于敌后,除从机要电报了解一些情况外,报纸也看不到,我迫切需要知道国内外形势和敌我斗争的发展情况,部队也需要知道我军打胜仗的消息。你们可在不影响电台联络的原则下,注意抽时间尽量抄收一些新闻。”从此以后,我们就把抄收新闻当作电台的任务之一,尽量利用联络以外的时间做好这一工作。当时的新闻,有语言广播和电码播发两种,语言广播又有记录新闻和简明新闻之分。我们主要抄收苏联远东伯力电台和印度新德里电台的语言广播,因为这两个台功率很大,在短波波段内还专门有汉语对华广播。此外也收听国民党的“XGOA”电台的广播。再是抄收电码新闻,主要抄收延安新华社“CSR”电台的新闻,有时也抄收国民党"CAP”电台的新闻。这些新闻对帮助支队领导了解全面形势和用来教育鼓舞部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时刻关心电台队的建设
宋时轮同志深知,要很好发挥电台的作用,必须时刻把电台队的建设放在心上。
他十分重视电台队的思想、组织和业务建设。他经常到电台队来了解情况,看报务员工作,有空还同大家说说笑笑,向大家问长问短,了解同志们的思想和工作。他还经常找电台指导员了解战士们的思想动向、党支部的建设和工作、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以及大家执行政策、遵守纪律的情况。他常说:我们在敌后独立作战,耳目闭塞,上级的指示、命令要靠你们传下来,部队的情况、战斗的进展要靠你们报上去,你们的工作可重要嘲!他指示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全队人员的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注意发展和教育党员,加强党支部建设;特别是要大力搞好电台的业务建设,要组织大家互相帮助,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他还经常关心电台队人员的使用和成长。当时我们电台队的编制是:1名队长,1名政治指导员,2名报务员,1名司务长,1名文书和1个警卫运输排,一共有30多人,都是红军战士,绝大部分是从湘鄂西(桑植地区)苏区来的,有少数几个是陕北人。这些同志参加革命后,经历了不少战斗和长征的锻炼,政治坚定,工作积极,遵守纪律,年轻好学,各方面素质都是很不错的。有一天,宋支队长找到我笑嘻嘻地说:“你们电台队的‘本线’真雄厚呀!’’我听后一时摸不着头脑。他又笑着说:“你们电台队的每个人都是宝贝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地方武装,发展部队,当前正是用人之时。电台队的骨干和老战士都要抽出来去当干部,现在先把司务长、排长、班长调出来,其余的同志今后也要陆续往外调。你有意见没有?"我听了很高兴。心想,这正是首长对我们的关怀啊,哪能不积极支持呢!于是立即表示:“一切听从领导的命令,组织决定调谁就调谁。”以后不久,我们电台队的一批老战士,也陆续被派出去扩大部队、组建地方武装、建设抗日民主政权去了。人员调出以后,宋支队长又立即给电台队补充了一批新战士,使全队人员始终保持了编制的员额。
宋支队长对电台队的器材装备和同志们的物质生活也无微不至地关怀。高原地区气候干冷,支队到雁北地区前没有发大衣,夜里值班时报务员冻得直哆嗦,宋支队长看见了,立即派人送来两件羊皮大衣给值班人员使用。他看到电台人员很辛苦,有时还派通信员送来羊肉,要大家改善生活。电台队遇到困难,只要反映到他那里,他也总是设法及时给予解决。运输班驮载备用电池和器材的骡子打烂了背,暂时不能负重了,他得知后,就通过地方政府给我们买来一匹骡子。电台器材缺乏,他就命令部队在战场上注意收集通信器材,统统交给电台队使用。
有一次,宋支队长带领骑兵大队自右玉去大同以西地区执行收编杂牌部队的紧急任务,电台报务人员也临时换乘马匹跟随行动。人背着电台骑在马上奔驰,电台上下左右来回震动,一跑就是六七十公里,到达目的地架设电台时,才发现收、发信机都被震散了,有的元件也震碎了。我们立即报告宋支队长。他听后十分焦急,当天午夜,就亲自跑来安慰鼓励大家,不要紧张,抓紧装修,接着又要炊事员给我们送来了热腾腾的荞麦面汤,要我们喝了暖暖身子,抓紧时间好好工作。大家联想到宋支队长平时对电台队同志们在生活上的关怀,无不深为感动,都不顾长途骑马后的疲劳,连夜进行突击,终于在拂晓前修好了机器,将支队给师部的重要电报发了出去。
时光似水流逝,往事依旧萦怀。如今,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忘不了那日日夜夜在雁北上空传送的电波,忘不了老首长宋时轮对电台队工作和人员的一片深情!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