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VS合工大,双一流和211掰手腕,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8:05 2

摘要:“南京邮电大学是非常热门的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是正在崛起的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木、建筑、交通等传统工科的春天已经结束了,感觉一下子进入了秋天,新工科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平台推送给我一位女主播的视频,她坐在直播间里接受着网友的提问。

“南京邮电大学是非常热门的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是正在崛起的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木、建筑、交通等传统工科的春天已经结束了,感觉一下子进入了秋天,新工科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平台推送给我一位女主播的视频,她坐在直播间里接受着网友的提问。

这位女主播从这几个方面对这两所大学进行了比较。一是从办学层次看,南邮是双一流大学,合工大是211、双一流大学,还入选了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之列。二是从共建单位来看,合工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共建的高校;南邮是江苏省属高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的共建高校。三是专业实力和学科对比,南邮强在它的通信领域,号称省内就业第三,仅次于南大和东南。如果能读到它的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还是非常不错的,其他专业不是很推荐;合工大的综合实力很强,无论是传统工科(机械、车辆),还是当下很热门的工科都是很强的,合工大作为28所国家微电子师范学院里边为数不多的纯211高校之一,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有着非常强的实力。

女主播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南邮和合工大短兵相接的话,合肥工业大学更胜一筹。理由是合工大有211的招牌,有强势工科实力,背靠合肥这个冉冉升起的新兴城市,有着光辉的前程。

视频评论区的网友争论的也是十分的热闹:

●你拿江苏的15名左右的学校和安徽省第二强校相比较,公平吗?

●听这女人满嘴跑火车,瞎说什么合工大正在崛起,看看合工大的历史吧,八十年代是王者,现在变成青铜,但不影响他给你的知名度。

●合工大不是崛起而是下降了,只是近几年又开始上扬。当年北哈南合呢,差一点就是985,名额问题错过。

●我是富士康的,南京邮电大学我们厂今年硬塞了100个大学生。

呵呵,看来,不少网友觉得这两所大学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并且一个精于通信领域,一个强于机械领域,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其实吧,不少考生由于缺乏职业规划,自己也搞不清楚将来做什么。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章法,不同类型的大学都想报,考上哪个算哪个。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两所不是很相关的大学放在一起比较也有一定意义的。

那么,问题来了,合肥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哪所大学更值得选择呢?不要急,请您慢慢往下看吧。

大学好不好,就业见分晓。这句话说的没有毛病吧?我们考大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能赚更多的钱。抛开情怀不谈钱,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显得有些虚伪了。不过也有不在乎钱的,比如北大韦神,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1、毕业生的薪酬大PK

在中国薪酬网更新的《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排行榜上,南京邮电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9618元,在全国高校排名第82位;合肥工业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8331元,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08位。

在智联发布的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平均月薪TOP50高校榜单上,合肥工业大学上榜了,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9684元,排在第45位。南京邮电大学没有进入TOP50的榜单之中。

在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综合类大学平均薪酬排行榜上,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8969.8元,排在第19位。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7947.31,排在第93位。

虽然在这几个排行榜上,合肥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各有胜负,但从总体来看,合肥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薪酬要比南京邮电大学高一些。

2、两所大学的就业数据大PK

(1)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2023届毕业生共有11374人(本科生7800人,硕士生3397人,博士生17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96.83%(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是96.14%,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是98.23%,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是100.00%)。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是39.22%。本届毕业生中,共有361名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其中本科生301人,硕士生60人。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看,49.21%的毕业生流向国有企业就业,29.80%的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就业,9.76%流向三资企业就业。对博士生毕业生来说,主要是流向高等教育单位(占比71.2%)。

从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的类型分布来看,9.64%的毕业生选择到部队和国防军工领域就业;34.51%的毕业生到央企工作;21.33%的毕业生流向各类 500 强企业就业;14.33%的毕业生到上市公司就业;4.02%的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5.07%的毕业生到国有企业(不含央企)就业。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的地区来看,46.54%的毕业生留在安徽省就业,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包括江苏省(9.13%)、广东省(7.91%)、浙江省(6.07%)、上海市(5.60%)。

根据问卷调查来看,97.24%的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状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校方还对本校近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梳理: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 96%以上,其中博士和硕士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 98%以上;本科生升学率持续保持在36%以上,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70%以上的毕业生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行业,70%以上服务于央企、国企、各类 500 强企业。

(2)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在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方面显得比较低调,能查到的最新的就业数据也是2022届的。本届毕业生总人数为7141人(研究生1890人,本科生5251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是:本科毕业生是98.23%,研究生毕业生是99.05%。其中本科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是45.99%。

本届毕业生流向千人以上大厂的数量还是不少的,其中76.12%的研究生毕业生和55.53%本科毕业生流向千人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从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领域来看,55.35%的研究生毕业生和51.94%的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2.13%的研究生毕业生和54.39%的本科毕业生就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产业;7.29%的研究生毕业生和8.34%的本科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其次是高端装备制造(含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新奥集团、荣耀终端、中国邮政、江苏满运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普联技术等。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地区分布来看,63.7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江苏省就业(本科毕业生60.27%,研究生毕业生68.81%),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安徽省。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南京邮电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都不错的,各有各的优势。

何为大学的魅力?简单说就是对考生的吸引力。吸引力大小用什么来衡量?毫无疑问,就是录取分数线了。

在这里我用山东省作为样本省份吧,为啥用河南省呢?一是因为山东省是高考大省,二是因为山东省距离江苏省和安徽省的远近差不多的。

1、两所大学在各个录取分数段上的专业分布数量

录取分数线超出610分的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有11个,南京邮电大学有6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00分的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有23个,南京邮电大学有16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90分的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有31个,南京邮电大学有17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80分的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有33个(94.3%),南京邮电大学有19个(100%)。

2、两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最高和最低的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实验班)617分,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建筑学574分。

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6分,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金融工程584分。

3、两所大学最受欢迎的10个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实验班)617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61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6分、软件工程612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12分、信息安全611分、电子信息工程611分、通信工程610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10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610分、电子科学与技术610分。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6分、电子科学与技术614分、电子信息工程613分、通信工程613分、软件工程611分、人工智能610分、信息安全609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609分、网络工程60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08分。

松子老师有话说

通过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南京邮电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可谓是难分伯仲,旗鼓相当。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来看,也不是有些网友所说的两所大学不是一个重量级,也是相差不大的。

为啥一个211大学竟然能与一所985大学相抗衡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京邮电大学开设的一些专业是站在风口上的,是就业很热门的专业。

一个是“通信小清华”,一个是“汽车界黄埔军校”,对考生来说,是选南京邮电大学呢,还是选合肥工业大学呢?

从就业来看,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主要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较多学生留在江苏省。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更多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行业,近五成毕业生留在安徽省。

如果你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有浓厚兴趣,未来想在相关领域发展,且更看重专业特色和在长三角地区的就业机会,南京邮电大学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更高的学校综合声誉、保研机会,对传统工科和热门工科专业感兴趣,如机械、管理、电气等,合肥工业大学可能更适合你。

来源:松子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