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白天是坚守岗位的供热工作者,夜幕降临或闲暇时刻,又化身为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他们就是秦皇岛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予人温暖的热力人。从事财务工作的刘雨石,每到周末就成为秦皇岛众诚爱心车队的一员;客服工作人员陈静,在另一个“朋友圈”里,是秦广公益组织的主要成员;安全
他们白天是坚守岗位的供热工作者,夜幕降临或闲暇时刻,又化身为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他们就是秦皇岛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予人温暖的热力人。从事财务工作的刘雨石,每到周末就成为秦皇岛众诚爱心车队的一员;客服工作人员陈静,在另一个“朋友圈”里,是秦广公益组织的主要成员;安全工作人员范伟,每逢大雨倾盆,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需要救援的车辆旁。令人惊叹的是,这里100%的职工都是注册志愿者,其中更有6位佼佼者,深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热力人的专业技能巧妙转化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这种“全员基础+精英突破”的志愿服务模式,已然成为独特的“公益样本”。
李健
蓝天救援队的“柔情铁汉”
在玉峰里供热分公司,职工李健有着鲜明的双重身份:工作日,他是为居民供暖保驾护航的热力职工;闲暇时,他是守护生命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十年如一日,这位扎根供热一线的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当时啥也顾不上想,就一个念头:快一秒,孩子就多一线生机。”回忆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李健依然心潮起伏。2024年12月16日15时,北部山区寒风凛冽,气温低至零下10摄氏度,一名儿童与家人失联。李健和队友们携带热成像无人机,逆风挺进山区,在冰岩交错的陡坡上展开了地毯式搜索。经过3小时的高强度作业,无人机终于在密林深处发现了昏迷且失温的孩童。李健立即对孩子采取保暖和急救措施,随后背着孩子,在漆黑的夜色中穿越险峻山路,将孩子安全交给医护人员。
溺水打捞、应急救援、寻找走失老人和孩童……类似的救援行动,李健早已记不得参加过多少次。
在日常工作中,李健的双重身份优势尽显。他凭借热力检修经验,主动为独居老人排查取暖设备安全隐患;作为救援队员,他还不定期为同事普及救援知识。“穿上热力工装,就要守护万家温暖;换上救援制服,就要守护生命希望。”李健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平凡岗位上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曹宏亮
历史与当代的“文化摆渡人”
“我知道它的故事,我们的曹老师给我讲过。”在秦皇岛博物馆,孩子们指着“太平有象”文物兴奋地说道。孩子们口中的曹老师,就是团结里供热分公司的曹宏亮。
2024年,曹宏亮以文博专业实践者的身份加入秦皇岛博物馆志愿服务队,并担任咨询服务组组长。他秉持“专业+温度”的服务理念,将咨询服务变成了生动的文化传播课堂。截至目前,他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成为了连接历史与当代的“文化摆渡人”。
在博物馆服务期间,曹宏亮根据不同参观团队的需求安排路线,耐心指导老年观众参观,主动为残障游客开辟绿色通道。他还积极拓展文化传承的范围,参与多场“感悟历史余韵 赓续精神力量”校园宣讲活动。通过讲述“太平有象”的故事,带领学生彩绘模型,点燃青少年对文化的热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女儿组成的讲解组合,凭借默契配合和创新表达,荣获“最佳亲子讲解组合”称号。这对“父女档”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将文物知识转化为充满童趣的互动课堂,让众多家庭观众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温情力量。
“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秦皇岛的历史,了解我们秦皇岛人的故事。”这位年轻的文博志愿者,正以专业与热忱,不断书写着文物活化的新篇章。
沈廷伟
党义服务队的“暖心掌灯人”
“你说小沈啊,这孩子是真的好,有啥问题找他都能解决。”一提起沈廷伟,海港区金舍博贤苑小区的居民们不禁竖起大拇指。沈廷伟既是远洋管理站的维修工,也是秦皇岛市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
“大娘,我要开始给您理发了,您想要个啥样的发型?”在海港区颐和养老院,老人们对这位“理发师傅”的动作早已熟悉:围布一抖,推子轻推,仔细为老人修剪耳后碎发。“沈师傅理的发型就是精神!”80多岁的张奶奶摸着整齐的鬓角,笑得合不拢嘴。
沈廷伟积极投身市、区文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前往山村扶贫济困,定期到敬老院义务理发,关爱孤独症儿童和社区弱势群体。工作之余,他还会为管理站全体员工免费理发。
“小时候总抱怨父亲把家里的理发刀拿去给别人剃头。”沈廷伟回忆起父亲时感慨万千,“现在才明白,那些年父亲的理发刀里,藏着比工资单更珍贵的东西。”如今,他不仅将父亲沈汝波的精神传承给孩子,还带动管理站的同事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把每次维修服务都延伸为公益帮扶。居民们都说,这位维修工的螺丝刀拧紧了民生冷暖,他的志愿马甲永远传递着城市的温度。
截至目前,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春晖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4次,579人次参与其中。印有“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字样的红马甲,在社区、学校、街头构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和暖心陪伴;在“中国好人”范木兰老人家中,聆听她16年如一日捡废品助人的感人事迹;走访残疾人家庭,仔细检查供暖设施,确保他们温暖过冬;资助困难儿童,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春晖”的温暖在港城传递,当6位职工的公益火种与千名春晖志愿者的温暖能量相遇,秦皇岛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的暖流正突破管道的界限,流淌进更广阔的社会肌理之中。
责任编辑:李亚月
来源:种花家的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