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08:43 3

摘要:2025年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2025年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到博物馆去”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据《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全国最新备案博物馆数量7046家,新增博物馆213家,15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每20.0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县域博物馆覆盖率达80%,6444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率达91.46%。从数据来看,我国博物馆数量稳步增长,体系结构持续优化,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博物馆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背后是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广大博物馆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博物馆热的兴起,反映出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宁夏博物馆的藏品“鎏金铜牛”

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享受,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文化的魅力,汲取前行的力量。与此同时,博物馆也在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服务方式,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手段等,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如,一些博物馆推出沉浸式展览,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有的博物馆开发线上展览和教育课程,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享受文化资源。

此外,随着参观人数的日益增加,如何平衡好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关系,也是需要持续探索的时代课题。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还需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的内涵建设,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打造更多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展览,让观众在参观中收获知识、启迪智慧。要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参观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服务。要深化博物馆与学校、社区等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让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确保国家文物安全,实现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良性互动。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博物馆肩负着重要使命。期待更多的博物馆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突破传统边界,从馆舍天地奔向大千世界;彰显个性魅力,从“千馆一面”迈向“千馆千面”,成为展示中华文明、教育服务大众、推动国际交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能量场。以更加丰富的展览、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加油站”,让历史文化的光芒更好照亮人们的前行之路。(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黄开团)

来源:宁夏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