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压迫下,韩国重工企业蠢蠢欲动抢滩北美港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09:44 1

摘要:据悉,近日韩国两大造船巨头HD现代重工与韩华海洋(Hanwha Ocean)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期间,向美国提出合作意向,计划以港口起重机技术与造船能力助力美国重建本土海事产业,逐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据悉,近日韩国两大造船巨头HD现代重工与韩华海洋(Hanwha Ocean)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期间,向美国提出合作意向,计划以港口起重机技术与造船能力助力美国重建本土海事产业,逐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APEC会议期间会见了HD现代重工首席执行官郑基宣(Chung Ki-sun)与韩华海洋CEO金熙哲(Kim Hee-cheul)。两家企业表示,将提供从技术转移、生产设施建设到战略合作的全方位支持。

郑基宣强调:“HD现代高度认可美国重振造船业的决心,我们已准备好贡献专业能力。”韩华海洋则进一步透露,其目标不仅是技术输出,更希望成为美国海事产业的“长期战略伙伴”。值得注意的是,韩华海洋于2023年斥资1亿美元收购美国费城船厂(Philly Shipyard),成为首家在美拥有造船基地的韩国企业,此举被视为其布局北美市场的关键一步。

在美国打压的背景下,韩国企业HD现代三湖(HD Hyundai Samho)、斗山能源(Doosan Enerbility,原斗山重工业)和HJ重工(HJ Heavy Industries)早就积极寻求进入美国起重机市场的机会。

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HHI)由是现代集团(Hyundai Group)的一个部门,2002年从母公司分拆出来。HHI拥有四个核心业务部门:造船,海洋工程,工业工厂和工程以及发动机和机械。HHI还拥有五家非核心相关子公司:现代电气能源系统、现代建筑设备、现代机器人,现代重工绿色能源和现代全球服务。

HD现代重工旗下子公司包括:现代尾浦造船、现代三湖重工业、Hyundal Oilbank、华宜资产。1975年,HHI启动工业设备与起重机部门,2004年该部门迁至现代三湖重工,积极投身于造船起重机、港口起重机、煤炭处理系统及海洋工程相关行业。作为韩国造船与重工领域的领军企业,HD现代三湖重工具备成熟技术能力与丰富项目经验。2020年初,该企业圆满完成釜山新港7号码头集装箱起重机项目,后续又承担釜山新港西集装箱码头2-5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的起重机生产与安装任务。今年初,现代三湖与丽水光阳港湾公社(YGPA)签订了光阳港自动化码头项目8台集装箱起重机的制作安装合同。

HD的自动化双小车岸桥

斗山能源(Doosan Enerbility,原斗山重工),其主要生产基地斗山维纳(Doosan Vina)位于越南中部榕橘经济区,是斗山重工为实现全球化战略建立的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于2009年5月正式开业。该基地主要生产发电站使用的锅炉、海水淡化设备以及码头港湾使用的起重机等产品。其生产的起重机为全球多个繁忙港口提供服务,包括新加坡PSA、印度JNPT和BMCT、印度尼西亚三马林达、沙特环球以及越南的胡志明新港、岘港港等。

运往印度港口的斗山维纳岸桥

HJ重工在釜山Dongwon自动化码头的场桥

按照韩国海洋与水产部2023年的统计数据,韩国主要港口的876台港机中,478台由中国制造,占比54.6%,韩国本土企业斗山重工与HD现代重工等企业制造的有389台,占比44.4%。因此,近年来韩国政府追随美国以所谓“中国港机威胁论”为由,对中国制造的港机进行清查,并决定韩国各港口将优先引入韩国产港机,直至全部采用韩国国产装卸设备。

韩国港口的发展基本规划(2021-2030)中,提出将港口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作为重点任务,研发全自动技术和装备(将AI与自动化技术与港机及控制系统相结合),扩大自动化码头规模和占比。其中,光阳港自动化试验基地全部使用韩企技术,专门让韩企测试智能港口技术,让他们先在韩国积累业绩,再进军海外,计划集韩国企业之力,在3-4年内攻克全自动化码头技术,在10年内实现港机及技术的本土化。该规划还提出,到2031年,智能港口技术产业中,韩国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从6.7%增长到90%,全球市场份额从2.4%上升到10%,零部件国产化率从29.3%提高到65%。

韩国的野心不可谓小。韩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造船国,正寻求通过美国恢复海上影响力,并抗衡中国在造船业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当前,美国约80%的港口起重机依赖中国制造,莫名其妙的国家安全担忧,促使拜登政府启动港口设备“去中国化”计划。拜登政府曾承诺投入200亿美元升级港口安全并更换振华重工的起重机。特朗普政府则希望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来处理美国港口的货物,更提议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以加速供应链转移。

在美港口的中国起重机以ZPMC为主

韩国造船业凭借全球领先的技术与产能,或成为美国重塑海事产业链的重要盟友。但中美供应链“硬脱钩”面临现实阻力:一方面,中国在港口机械领域仍占据绝对成本与规模优势;另一方面,美国本土制造业空心化短期内难以逆转。此次韩企的入局既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了战略选项,也折射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多方博弈的复杂性。

除韩企外,芬兰科尼起重机(Konecranes)与日本三井物产(Mitsui)也加入竞争,承诺提供“美国制造”替代方案(美国计划的ZPMC“替代者”三井PACECO,是否具备替代的技术能力?)。然而,美国港口协会明确反对关税政策,认为强行替换将导致成本激增。行业分析指出,美国本土尚无船岸起重机制造商,全面替代至少需十年周期。

2024年4月10日,PACECO、三井E&S和Brookfield布鲁克菲尔德合作,在加利福尼亚重新建立港口起重机的最终装配。自1989年以来,PACECO首次把港口起重机的最终装配带回美国,信号明显。

来源:港口学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