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未来 星火筑梦——教育部专家倾情指导吕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0:43 2

摘要:五月的吕梁,阳光洒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一场关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问诊”正在这里展开。近日,受吕梁市教育局邀请,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专家团队分两批风尘仆仆抵达吕梁,对吕梁市直机关幼儿园、吕梁市直春苗幼儿园、吕

五月的吕梁,阳光洒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一场关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问诊”正在这里展开。近日,受吕梁市教育局邀请,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专家团队分两批风尘仆仆抵达吕梁,对吕梁市直机关幼儿园、吕梁市直春苗幼儿园、吕梁市八一街幼儿园进行为期四天的实地指导,举办专题讲座,为我市的学前教育“问诊”与“开方”。

精准把脉:直击学前教师互动教学现场

“家长总担心孩子没提前学拼音会落后,该怎么引导?”早在专家到来前,三所幼儿园的教师便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向园长培训中心提交了数十条需求。这份“需求清单”成为此次指导的“指南针”——7位专家带来的9场讲座,全部围绕“幼儿深度学习观察”“科学幼小衔接”“园本课程开发”等一线痛点展开。

每场讲座气氛热烈,井然有序;专家们倾心相授,满满的干货输送;听课教师热情饱满,时不时提问求答。这种充满互动的讲座形式,解开了教师心中的谜团和困惑,打通一线幼儿教师理论储备与教学实践的“联结通道”,形成良性循环。

“专家们送讲上门,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为了让更多教师受益,三所幼儿园采用“同步分场+录像共享”模式:每个园区设一个主会场,教师按学科分流听课,同时安排专人录制讲座视频,供课后全园学习。“这样一来,原本只能听3场讲座,现在能接触到9场,相当于给教师们‘加餐’了。”吕梁市直春苗幼儿园园长王书平告诉记者,这种创新安排得到专家团队的点赞。东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原主任、吕梁市直幼儿园高质量发展项目的总策划缴润凯教授感慨道:“吕梁幼教人的执行力让人惊喜,这正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基础。”

深耕实践:让学前教育理论照进真实场景

“我们最困惑的是如何让理论落地到日常教学中。”“小朋友,你搭的这座桥为什么中间是空的呀?”5月7日上午,在八一街幼儿园的建构区,专家蹲在地上,与正在搭积木的幼儿交流。这是专家入园指导的珍贵的一幕——不同于传统的听课评课,此次指导更注重沉浸式观察:从幼儿早餐的餐具摆放是否适合抓握,到户外活动中教师介入的时机是否恰当,专家们以“显微镜”般的视角,审视保教工作的每个细节。

在市直机关幼儿园,专家观摩了升旗仪式和户外游戏操后,与教师围坐交流。“升旗仪式很庄重,但有没有考虑过让幼儿参与流程设计?”专家的提问引发思考。园长们都坦言:“我们习惯了由老师主导,确实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专家建议:“可以让大班幼儿轮流担任‘升旗策划员’,从选旗手、定主题到设计宣誓词,都交给他们完成。”这样的建议让教师们豁然开朗:“原来教育创新就在日常细节中。”

在市直春苗幼儿园的种植园里,专家蹲下身观察幼儿种植活动。“你们看,这个孩子一直用铲子拍打泥土,这可能是他对‘松土’的探索。”专家指着一名幼儿说,“教师可以顺势提问:‘泥土变松了吗?你觉得还需要做什么?’引导他思考种植的步骤。”一番话让在场教师意识到:深度学习不是刻意设计的活动,而是捕捉幼儿兴趣点的即时引导。

整整一天的入园指导,专家们走进班级、蹲到孩子中间,用一个个真实案例解析学前教育理论。“以前觉得‘幼儿深度学习’很抽象,现在看到专家如何从幼儿的一个小动作中解读发展规律,突然就明白了。”这是吕梁市八一街幼儿园教师们听课后道出的共同心声。

同筑共识:让科学理念破解“起跑线”焦虑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曾让无数家长陷入焦虑。5月8日下午,吕梁影剧院内,800余名教师与家长共同聆听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英所作的《科学做好入学准备》讲座,一场关于“什么是真正起跑线”的讨论由此展开。

“请问在座有多少家长给孩子报了拼音班?”王教授的提问让半数家长举起手。“其实,过早识字可能损伤孩子的想象力。”王教授展示一组对比数据:接受超前识字教育的幼儿,入学初期识字量占优,但到小学三年级后,其阅读理解能力、创造力得分显著低于未超前学习的孩子。“真正的入学准备,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社交能力和好奇心。”她播放一段幼儿自主整理书包的视频,“看,这个孩子反复调整书包带长度,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在锻炼手眼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才是未来学习的根基。”

“我之前总逼孩子背乘法表,现在想想太急功近利了。”“原来陪孩子玩‘过家家’也是在学社交规则啊!”讲座结束后,许多家长围在教师身边,分享感悟。来自吕梁市直春苗幼儿园的一位幼儿家长刘女士说:“以前担心孩子落后,现在明白‘慢下来’才是对成长的尊重。”这句话,或许正是这场“教育问诊”留下的最珍贵启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简单的“提速”,而是回归本质、遵循规律的“生长”。

王小英教授也感慨:“这是我第一次在县级城市看到如此大规模的‘教师+家长’同堂学习,而且全程无人走动、无人玩手机。吕梁的家长对科学育儿的渴望,让我看到了学前教育改革的群众基础。”

四天的实地指导,是一次理念与实践的深度对话。从需求导向的理论输入,到儿童视角的实践改进,再到家园协同的共识凝聚,吕梁学前教育在教育部专家引领下,正逐步探索出一条“尊重规律、聚焦内涵、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正如缴润凯教授所言:“热情与干劲是改革的动力,而科学方法论则是前行的罗盘。”

筑梦未来,未来可期。我们相信,随着校地合作的持续深化,这些以科学理念滋养的“幼苗”,终将长成支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大树”,这些先进理念也将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科学、温暖的天空。(记者 康桂芳)

来源:黄河新闻吕梁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