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社交媒体转发小米法务部声明,就近期公司遭遇的有组织网络黑公关事件作出强硬回应。雷军强调,针对蓄意造谣、抹黑的行为,小米将坚决运用法律武器捍卫企业合法权益,并直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2025年5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社交媒体转发小米法务部声明,就近期公司遭遇的有组织网络黑公关事件作出强硬回应。雷军强调,针对蓄意造谣、抹黑的行为,小米将坚决运用法律武器捍卫企业合法权益,并直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一、黑公关产业链遭曝光
小米法务部披露,经数月调查,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针对小米的规模化黑公关案件。案件显示:
1. 幕后金主操控:存在明确资金链,通过第三方公司雇佣网络水军。
2. **系统性攻击**:利用虚假账号在社交平台、论坛等渠道散布“产品安全隐患”“财务造假”等不实信息。
3. 精准打击节点:攻击集中于新品发布、财报披露等关键期,试图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
4. 跨平台联动:内容经剪辑加工后,在短视频、直播等多平台扩散,形成舆论围剿。
二、雷军:商业竞争应有底线
雷军在声明中痛斥黑公关行为,称其“严重破坏行业生态”。他提出三点核心立场:
1. 法律红线不可越:任何竞争需基于事实,而非捏造诽谤。
2. 企业责任担当:小米将带头净化网络环境,推动行业自律。
3. 零容忍态度:“哪怕投入再大成本,也要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三、司法重拳打击黑手
小米已启动全方位维权行动:
1. 证据链闭环:完成涉事账号IP溯源、资金流向追踪等关键证据固定。
2. 刑事立案:主要涉案人员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警方刑拘。
3. 民事追责:对参与造谣的自媒体提起名誉权诉讼,索赔金额超千万元。
4. 平台追责:要求社交平台封禁2000余个涉事账号,并公开黑公关手法以警示公众。
四、行业呼吁良性竞争机制
1. 产业链黑幕浮现:曝光“需求下单-内容生产-流量推广”的黑公关完整链条。
2. 企业联防提案:多家头部企业提议共建“反黑公关信息共享平台”。
3. 政策推动:工信部相关人士称,正研究将黑公关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五、专家: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案具有标杆意义:
1. 定罪难点突破:首次将黑公关“金主”与执行团队同时定罪,打破“抓小放大”困局。
2. 震慑效应显著:高额索赔与刑事责任叠加,或大幅提高黑公关违法成本。
3. 企业维权范本:小米的证据固定与多维度诉讼策略,为同行提供实操参考。
当前,小米已联合30余家企业发起《反网络黑公关联合倡议》,强调以技术创新而非恶意攻击赢得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司法、监管、行业的三重发力,中国商业竞争环境有望向更透明、更健康的方向演进。
来源:爱生活的糯米D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