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1:14 2

摘要:今年以来,我区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与政策优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以新技术、新工艺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7.21亿元,同比增长7.9%,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文化旅游、清

今年以来,我区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与政策优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以新技术、新工艺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7.21亿元,同比增长7.9%,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特色农牧等“九大产业”协同发力,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创建筑牢坚实根基,展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和空间。

农牧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江村,村民尼玛只需轻点手机,自动灌溉设备便能完成过去繁重的浇水任务。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水肥一体机,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60%,过去需要20人完成的劳作,如今3台机器就能轻松搞定。那曲草原的牧民们通过手机APP查看草场载畜量,大数据平台还能提前30天预警雪灾。这些现代化基础设施,为高原农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数智助力“三农”发展向新而行。近年来,西藏积极搭建农牧云平台和全区农牧统一数据库,开发“西藏农牧”手机APP应用端,绘制全区农牧数据“一张图”。建成农村土地(耕地)承包权管理平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业务管理基本实现全区覆盖。日喀则市青稞产业大数据中心、西藏农牧业大数据实践与应用2个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当雄、桑珠孜、尼木3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获批创建国家或自治区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量”的增长,催生了“质”的飞跃。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日喀则市“亚东鲑鱼”“帕里牦牛”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一季度,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6.2亿元,同比增长10.5%,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高原特色农牧业稳步发展的态势,更凸显了我区农产品生产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高原特色农牧业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绿色生产方式的融合,实现了从传统低效到高效绿色的转型,成为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现代化机械的有力支撑下,全区春播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截至5月11日,全区春播面积达185.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3.85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稳固基础。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扎实推进

走进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经济新图景在这里铺展。目前,高新区已注册数字经济类企业2700多家。从数字技术的初步应用到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西藏在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季度,我区完成清洁能源大数据中心等4个子系统搭建,推动“数智布达拉”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拓展低空经济服务领域,促进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服务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化发展,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区对建筑建材产品需求旺盛。西藏众源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卓嘎不断到区外考察,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实际进行研发创新,生产出了保温、隔音、防火性能优良的新型墙体材料,受到市场欢迎。该公司产品已在拉萨市场上占据30%以上份额。“现在是技术的时代,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能紧跟科技发展趋势的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紧缺,年轻人应重视相关技能学习。”近日,参加自治区工商联组织的民营企业家赴北京学习活动后,卓嘎表示。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9.4%,天然饮用水产量同比增长5.8%,啤酒产量同比增长6.5%。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民间投资活跃、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居民收入提高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更离不开我区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并创新研发、推动制造业升级系列举措扎实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我区工业绿色转型持续深化,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绿色工业与清洁能源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一季度,随着“一基地、两示范”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区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电力装机在建规模达1732.5万千瓦,建成规模为1034万千瓦。清洁能源为西藏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更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能源保障。

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通过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推动各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科技创新,在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

自治区积极支持35家企业围绕高原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分类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双清零”行动。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顺利通过国家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审查,清洁能源大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等4个子系统搭建完成,电网数字化发展指数达到77.6%。

全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量三年增长3倍,去年,合同成交金额达14.79亿元。目前,西藏拥有高价值专利的企业已达190家,拥有高价值专利519件,其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价值专利占比达到54.3%。拉萨高新区、拉萨经开区、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昌都高新区、日喀则市科技局等全区5家认定登记机构累计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174例,成交总额42.89亿元。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聂大可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九大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实施清洁能源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持续推广藏医药、青稞、牦牛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九大产业”协同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区将继续强化政策运用与产业扶持,稳步推进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边贸物流、藏医药产业、通航产业等行业重点项目,推动西藏经济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创新发展。(李梅英)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