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场婚礼在城东,新郎西装笔挺,新娘白纱曳地。宾客满座,红包厚实,证婚人念着"一生一世"的誓词,新人应得斩钉截铁。谁知次日,这同一副皮囊,又出现在城西的婚宴上,只是新娘换了人,誓言却一字不差。这般演技,连戏台上的名角都要自愧不如。
浙地某君,竟效法古之帝王,一月之内连办两场婚礼。新娘非同一人,婚礼却都办得风风光光,喜气洋洋。这般"双喜临门",倒像是给现代婚姻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
首场婚礼在城东,新郎西装笔挺,新娘白纱曳地。宾客满座,红包厚实,证婚人念着"一生一世"的誓词,新人应得斩钉截铁。谁知次日,这同一副皮囊,又出现在城西的婚宴上,只是新娘换了人,誓言却一字不差。这般演技,连戏台上的名角都要自愧不如。
两位新娘起初都被蒙在鼓里,各自做着"唯一"的美梦。直到好事者将婚庆公司的照片四处传播,这场荒唐戏才被拆穿。最妙的是新郎的说辞:"我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仿佛孝道二字,竟能遮住这齐人之福的丑态。
婚礼司仪最是尴尬。前日还在城东说着"天作之合",今朝就在城西高呼"佳偶天成"。两套说辞,一般热烈,竟不知该夸他敬业,还是骂他无耻。婚庆公司的摄影师更是手快,连夜修图,将两套婚纱照都修饰得美轮美奂,全然不顾其中荒唐。
看客们议论纷纷。有骂"渣男"的,有叹"世风日下"的,更多的是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的。唯独没人问一句:这荒唐事背后,可还有第三位、第四位新娘?毕竟,能在一个月内连骗两位,保不齐就能骗得更多。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倒是淡定。他们翻着婚姻登记记录,慢条斯理地解释:"没有登记两次,不算重婚。"原来这"婚姻"二字,在法理与民俗之间,竟有如此大的缝隙,足够这"聪明人"钻来钻去。
古时娶妻纳妾还要讲究个名分,而今这"双婚"的把戏,连遮羞布都省了。两位新娘的婚纱照摆在同一个朋友圈里,一左一右,倒像是给这荒唐时代立了块活生生的纪念碑。
来源:独吹边曲向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