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角茴香:主要产于左右江流域的恩阳(田阳区百峰乡)、百色、天保(德保)等地,昭平在民国五年后引种成功。其果实尖角八出,气味辛烈似茴香,可作香料、入药,还能榨油。种植需注意气候和土壤条件,五年可采枝叶甑油,十年结果。咸丰后开始蒸制茴油,成为重要贸易商品。
民国时期广西主要特产一览
◎思恩编辑部(整理)
植物类特产
八角茴香:主要产于左右江流域的恩阳(田阳区百峰乡)、百色、天保(德保)等地,昭平在民国五年后引种成功。其果实尖角八出,气味辛烈似茴香,可作香料、入药,还能榨油。种植需注意气候和土壤条件,五年可采枝叶甑油,十年结果。咸丰后开始蒸制茴油,成为重要贸易商品。
玉桂:桂平、平南等县盛产,桂平北区紫荆山曾产优质桂,后南区秀里等地为主产区。桂有多种名称,性温味辛,药用价值高,可益命门真火、平肝木阴邪等。采制方法包括发油、晒干等,不同处理方式影响品质。
岜马桂:养利县邑马产,功效胜过清化桂,有 “神桂” 之称。树皮多痱磊如蟾蜍皮,用沸汤冲泡后汁有多种颜色,可多次焗饮,病者服之多奇效。
三七:镇安(德保)、百色等地出产,茎三桠七叶,根形似白芨,味微甘。叶可治折伤跌扑出血,根为金疮圣药,能去淤生新,治跌扑损伤、胎产诸症,还可解蛊毒。
仙桃草:阳朔县西金宝堡产,又名蟠桃草,茎高尺许,叶似菊而细,花黄色,果实中有小虫。须在小暑节十五日内采摘未红果,可治金创,有起死回生之效,鲜品浸酒可治痨伤。
葛仙米:北流县勾漏山洞口前后产,粒圆如黍,黑色,可揉曲酿酒、泛茶酒,和冰糖煮羹滑脆清芳,入药可治痢疾,相传为葛稚川所遗。
罗汉果:桂林西乡渡头黄芝界山边一带盛产,果形椭圆,大如柿,中空味甜,可治劳咳。有雌雄株,需人工授粉,冬月藤枯根存,次年发芽,果实焙干后运销境外,生果蒸服效果更佳。
金榄:安平土州(今大新县安平乡)、藤县等地产,藤本植物,根可入药,治咽喉齿口等症,解岚瘴,肿毒初起可磨敷,喉中疼烂可加冰片吹之,有起死回生之功。
香稻:有籼、粳、糯等品种,香糯似糯而香,香粳出孙中,不黏色黄,大米介于粳糯之间。煮饭时加少许则盈釜皆香,但收获少,农民罕种,部分地区认为其性温补。
浮禾:贵县(贵港)等地产,苗长径丈,谷有芒,米粒大如稉,色赤,宜酿酒。春雨未濡时播于积潦之区,苗随波上下,不患淹,可能与 “一丈红” 稻同类。
藷类:广西多地盛产,种类多,有红心藷、四季薯等。红心藷头锐,茎叶红,块茎重可达百斤以上,随砍随生;四季薯四季俱生,种三十日可收,产量高,可备饥荒。
荔浦芋:荔浦县特产,又名槟榔芋,体长而圆,质味松香,肉有红纹,剖之现槟榔纹,质粉松而不黏,味腴气香,以城西关帝庙脚所产为佳,可调中补虚。
猫竹冬笋:兴安等地产,猫竹又名狸竹,冬笋肥嫩清脆,风味甚美,胜于春笋,可鲜食或制成玉兰片,行销颇远,古代已驰名。
沙田蜜柚:容县沙田产,形状香味异于他种,汁甜如蜜,故名。叶类橙,春花秋实,实大于瓠,皮黄,肉白,又名羊额柚,秋后金丸满树,获利厚,岁销省外价逾十万金。
鸡皮果:南宁、镇南(龙州一带)等道属产,又名山黄皮,状如葡萄而圆,皮青黄色,纹如鸡皮,连皮食浆汁类黄皮,气味芳烈胜之,可去核蜜渍馈远,生食或和鱼肉煮作蔬,制果酱。
偏桃:南宁、镇南、田南等道属产,树高大,叶似桃而阔,冬不凋,二月开黄花,实如桃而偏,熟则自落,藏一二日肉成膏液,味香甘,可解暑消食,种子易繁殖。
麻竹:苍梧道属产,又名篁竹,八月出笋,来年正月成竹,稍弱时断取燎火为条,柔靭可作竹麻,穰可织布,有花穰、白穰,白穰可造纸,花穰可织竹练布。
金藤:南宁、龙胜、苍梧等地产,生深山阴湿处,皮色鹅黄,中心现菊花纹,作箸可解瘴,遇毒烟气进出;另一种皮色微黄,质韧,可编织用具,镇边人织蓆垫盛销境内。
龙鳞木:天保、万承、镇结、田东、左县、横县产,树干修伟,高七八丈,大可数围,质坚纹细,色金黄有光泽,树皮坼裂如龙鳞,可制器,美观经久。
香菰:容县、平南、猺山(金秀)、大明山、十万大山产,属于菌类特产,具有独特香味,可鲜食或晒干储存,是菜肴中的珍品。
葛麻藤:凤山、苍梧产,藤蔓植物,茎皮纤维可用于纺织或造纸,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桄榔木:天保(德保)产,树干高大,材质坚硬,可用于制作家具或建筑材料,其髓部可提取淀粉供食用。
虎斑木:苍梧、南宁、镇南、田南产,木材纹理独特,呈现虎斑状花纹,是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的优质材料。
铁力木:归顺(靖西)、镇边(那坡)、郁林州(玉林)、苍梧产,木质坚硬沉重,耐水耐腐,是造船、建筑和制作工具的良材。
百合:全县(全州)产,可食用或入药,鳞茎富含淀粉,常用于甜品、药膳,具有润肺止咳功效。
白果:兴安产,银杏果实,可炒食、煲汤,需去除有毒外皮及胚芽,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明笋:兴安产,可能为笋干制品,以鲜嫩竹笋加工而成,便于储存运输,是菜肴中常见配料。
辣椒:龙胜产,品种多样,可鲜食、腌制或制成辣椒粉,是重要的调味蔬菜,当地气候适宜辣椒生长。
冬笋:义甯(灵川、龙胜)产,冬季采掘的毛竹嫩笋,肉质细嫩,可鲜食或制笋干,是冬季餐桌上的美味。
棕皮:义甯产,棕榈树外皮纤维,可用于制作棕绳、棕垫等,具有耐磨、防水特性。
柿:恭城产,果实甜美,可鲜食、制柿饼,恭城柿饼以软糯香甜闻名,是传统特色果品。
瓜子:恭城产,可能为西瓜子或南瓜子,当地有炒制加工习惯,是休闲零食和节庆食品。
黄精:昭平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入药,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之效,可炖汤或制成药膳。
黄皮糖:昭平产,以黄皮果加工制成的糖果,酸甜可口,具有生津止渴作用,是当地特色零食。
草菇:榴江(柳江)产,食用菌类,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可鲜食或制罐头,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类。
西瓜:武鸣产,个大汁甜,果肉鲜红,因当地沙质土壤和充足日照,西瓜品质上乘,远销各地。
橙、柑:郁林产,柑橘类水果,果肉多汁,可鲜食或制果汁,当地种植历史悠久。
茶泡糖:郁林产,以茶叶嫩芽与糖熬制而成,口感酥脆,带有茶香,是传统茶点。
梅菜:北流产,用芥菜腌制而成的咸菜,可搭配肉类烹饪,具有独特风味,是当地佐餐佳品。
黄烟:北流产,烟叶品种,用于制作旱烟或卷烟,叶片肥厚,烟味浓郁,是重要经济作物。
蓝靛:博白产,以蓼蓝等植物提取的染料,用于纺织染色,博白蓝靛色泽鲜艳,品质优良,曾为重要手工业原料。
龙眼、荔枝:博白产,热带水果,龙眼可鲜食或制桂圆干,荔枝果肉晶莹,酸甜可口,当地规模化种植,成熟期远销省外。
李、橙:柳州产,李子品种多样,有脆李、蜜李等;橙子汁多味甜,均为当地常见水果,市场销量可观。
白土烟:宜山产,烟叶品种,因种植于白土区域得名,烟质柔和,是当地烟农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山楂糕:西隆(隆林)产,以山楂果熬制而成,酸甜开胃,口感细腻,可消食化积,是传统糕点。
八渡笋:西林产,竹笋制品,以八渡乡所产最负盛名,笋肉鲜嫩,可制笋干或罐头,历史上为贡品。
面:田阳产,可能指手工面条或面粉,当地以优质小麦加工而成,面条筋道,是主食之一。
横塘米:邕甯产,因种植于横塘区域得名,米粒饱满,煮饭香软,是当地优质稻米代表。
动物类特产
蛤蚧:上思、苍梧、迁江等地产,首如虾蟆,背有细鳞,土黄色,身短尾长,暮则鸣,自呼蛤蚧,能治肺疾,药力在尾,不具者无功,捕时利用其咬物不放特性,雌雄相随,获一另一只必来合抱而死。
香猪:上思县属百读村产,因当地水质特异,猪肉味香美,腴而不腻,南宁腌腊店冬令争购制腊香猪,加配料腌晒,风味益美,迁江等地亦产。
沉香鱼:中渡县(鹿寨)属龙潭、崇善县属黑水河沉香潭产,口极红,味极鲜,冬季捕得者尤佳,价倍常鱼;香草鱼产象县香草江,食江岸香草,味特香美,年产无多。
油鱼:百色、迁江、龙茗(天等)、镇结(天等)等地产,身圆略扁,腹白背黑,鳞细,味美而腴,富有脂肪质,炙不用油,罐藏可致远,视为珍品,产小溪乱石或山潭中。
狗鱼:资源、修仁(荔浦)、昭平等地产,俗呼山瑞,形似鳖而大,背青黄色,头有磊块,甲缘有晶点,肉柔软味美,性滋补,粤中盘筵视为珍品,似为鼋类。
嘉鱼:梧州戎城县火山丙穴、郁江、横州天窟山岩外潭产,体型较大,肉质鲜嫩,为当地珍稀鱼类,产量较少,深受食客喜爱。
鳜鱼:桂平县浩溪、龙潭鹅泉产,又名桂花鱼,肉质细嫩,刺少肉多,是淡水鱼中的名贵品种,适合清蒸、红烧等烹饪方式。
竹鱼:桂林湘江、岑溪、藤县义昌江、黄华江产,因栖息于竹林附近水域得名,体型较小,肉质鲜美,可鲜食或腌制,是当地特色水产品。
蜂糖:罗城产,野生蜂蜜或家养蜜蜂酿造,富含葡萄糖、果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味道香甜,具滋补功效。
加工制品类特产
桂油:平南、容县、桂平等县产,道光间东商以蒸薄荷油法制成,取桂叶蒸溜所得,可治风寒痹痛,西人用于造香水、香枧及军用物品。用法多样,可搽脊骨、患处、肚脐等,治感冒、肿毒、肚腹隐痛等症。
茴油:由八角茴香蒸溜而得,又名八角油,产于郁江上游百色、龙州一带,年产二百万两,集于南宁,经梧州输出香港,为挥发油,用途广,可增香味、酿啤酒、制强心剂等。
圣种茶:横县属南区宝华山产,叶背白茸如雪,萌芽即采,细致类银针,色味远胜龙井,饮之清芬沁齿,有荷花气,相传为明建文帝手植,故名圣种。
西山茶:桂平西山棋盘石乳泉井右观音岩下最佳,低株散植,绿叶铺棻,根吸石髓,叶映朝暾,味腴气芳,胜过洞庭碧螺、雁山云雾,棋盘石外种植者气味稍逊。
上磴茶:怀集县凤岗戴帽山中石岩底产,茶叶品质优良,叶片肥厚,茶汤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甘醇,为当地特色茶饮。
对岭茶:义宁县治西北八里产,茶树生长于独特的山地环境中,所产茶叶具有独特的山野气韵,冲泡后汤色明亮,口感鲜爽,深受茶客喜爱。
红蓝酒:桂平产,以红蓝花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酒色红艳,香气独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活血调经,是当地传统药酒。
桑寄生酒:梧州长洲产,以桑寄生植物浸泡或酿制而成,酒液呈琥珀色,味道醇厚,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是梧州地区的养生酒品。
蜜枣:苍梧县长洲、高旺等地产,枣味淡质松,不如北产甘腻,以针刺皮,和白糖煮制为蜜枣,清嘉庆时充贡,道光元年豁免,中秋盛销梧市及港粤。
酱鸭:桂平县产,皮酥肉柔脆,味甘美,远胜江西南安所出,制用久藏旧酱,冬至前后制作,需朗日、吹风、清泉三者配合,江口所出不如县城。
龙须蓆:富川县产,以龙须草织成,草白细而长,织蓆柔软滑泽,工作精致,甲于各省,可随手折叠,土人还以草作牙钱眼镜诸袋,工致无比,曾在巴拿马赛会获四等嘉禾奖章。
土锦(僮锦):各地均有,以丝杂棉织之,五彩斑斓,州地所织较厚,镇边尤软美可珍,忻城善制僮锦,以五彩绒杂棉纱织成人物花鸟,色泽鲜艳,质地坚实,可历数十年不敝。
贡粉:全县产,可能为米粉或粉丝,以优质大米加工制成,粉条细滑柔韧,可汤煮或炒制,是当地特色食品。
玉兰片:龙胜产,以冬笋为原料制成的笋干,因形状似玉兰花而得名,口感脆嫩,是传统山珍食材。
皮蛋:桂林产,又称松花蛋,以鸭蛋腌制而成,蛋白呈半透明凝胶状,有松枝花纹,佐餐或凉拌皆宜,是桂林传统名产。
荸荠:桂林产,俗称马蹄,地下茎可食,肉质洁白脆甜,可生食、做菜或制淀粉,是桂林特产之一。
三花酒:桂林产,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酒质清冽,香味醇厚,被誉为 “桂林三宝” 之一。
天花粉:百寿产,中药名,为栝楼根干燥制成,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功效,是当地药材特产。
竹纸:百寿产,以竹子为原料手工造纸,纸质柔韧,可用于书写、包装,传承古法造纸工艺。
薯粉:富川产,以红薯或马铃薯淀粉制成,可制粉条、粉皮,口感爽滑,是当地常见食材。
豆豉:昭平产,以黄豆发酵制成,咸香可口,可调味或入药,是传统发酵食品,昭平豆豉风味独特。
银鱼:桂平产,淡水小鱼,体细长透明,肉质细嫩,可油炸或煮汤,味道鲜美,是桂平特色水产加工品。
竹篦:桂平产,竹制梳头工具,齿密而尖,可篦除头屑及虱子,工艺精细,兼具实用与装饰性。
炮竹:桂平、邕甯产,传统节庆用品,以火药、纸张等制成,桂平炮竹声响清脆,制作工艺历史悠久。
红莲藕粉:贵县产,以红莲藕磨浆制成,冲泡后呈半透明糊状,营养丰富,可清热润肺,是滋补佳品。
苦脉菜:兴业产,野菜品种,可炒食或做汤,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是当地特色蔬菜,常腌制后保存。
酱油:郁林产,以大豆、小麦等发酵酿制,色泽红褐,酱香浓郁,是常用调味品,郁林酱油风味醇厚。
蚕丝:苍梧、藤县、平南产,由蚕茧抽丝制成,可纺织丝绸,三地均有养蚕传统,蚕丝品质优良,供应纺织手工业。
冬纸:融县产,以树皮为原料制成的纸张,纸质厚实,适合冬季书写或包装,因制作季节得名。
香蕈:融县产,即香菇,食用菌类,肉质肥厚,香味浓郁,可鲜食或干制,是重要的林产品。
笋干:融县产,以竹笋加工制成,便于长期储存,可炖肉、煲汤,是山区常见干货。
瓷器:宾阳产,宾阳瓷器历史悠久,以工艺精湛、造型多样著称,可制餐具、茶具等,行销区内外。
工业原料类特产
麻:广西产火麻、苎麻、络麻等,以苎麻纤维韧、质量优、功用大、销途畅,平乐、荔浦一带产量颇丰。种植需注意土质、整地、切根、时期、料理、施肥、烧根、抽根等环节,一年三割,收益较艺禾约加三倍。
棉:广西气候适宜种棉,然所产棉花絮丝短,只能纺粗纱,省吏曾购南通及美国棉种分发各县试种,百寿、阳朔等地成效较着。种棉可自给自足,还能出口,收益高于种粮。
烟(菸):桂林、武鸣、柳江等地产,一年生草,茎高二三尺,春开花,有黄、褐两种,可制于丝及卷烟,含尼古丁、油质等成分,能解疲劳,武鸣产量约占全省十分之三强,白蜡烟(菸)为佳品。
蔗:广西多地盛产,有搾汁为糖和生啖两种,生啖蔗有青、黄、紫等皮色,搾汁之蔗名竹蔗,叶长如苇,茎小而韧,可制黑片糖、黄片糖、赤沙糖、白沙糖、冰糖等,民国二十三年贵县创机器制糖厂。
樟:广西樟树随处多有,有油樟、麻樟、姜樟三种,油樟可制樟脑,取根干枝叶蒸制,樟脑可作医药防腐兴奋之剂及制造无烟火药要品,日本化验显示樟树含脑量根部最多,树龄越大含脑量越高。
桐:有三年桐、千年桐,落叶乔木,子可榨油,油有大毒,供制巴利士油及漆油等用,民国二十三年梧州设桐油提炼厂,集中精炼提高油质,增加国际贸易信用,可提高油价、节省费用、增加收益。
楮(谷纱树):都安、隆山、那马产,树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食用或酿酒,是重要的纤维和经济树种。
茶(工业用茶):龙州、恩阳、靖西、凤山、容县、贺县等地产白毛茶、苦茶、黄金茶、灵川茶、明山茶等,除饮用外,部分茶叶可用于提取茶油或作为工业原料,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砖瓦:怀集产,以黏土烧制而成,是建筑材料,怀集砖瓦质地坚硬,色彩均匀,供应周边地区建筑需求。
沙纸:都安、隆山、那马产,以树皮纤维制成的纸张,纸质粗糙,耐磨损,可用于包装、制鞋等工业用途。
本文参考:《广西特产物品志略》
来源:思恩府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