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宣传】机械加工过程中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工艺有哪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4:42 4

摘要: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采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接接头处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熔化焊)、压焊和钎焊三种类型。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要实现原子级的结合,所以通常都需要加热过程来完成焊接操作

菏泽市广播电视台讯

(1)焊接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采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接接头处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熔化焊)、压焊和钎焊三种类型。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要实现原子级的结合,所以通常都需要加热过程来完成焊接操作。依据焊接方式的不同,有些会用到电加热,有些会用到氢气、丙烷、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2) 热切割

按照加热能源的不同,金属热切割大致可分为气体火焰的热切割、气体放电的热切割和束流的热切割三种。生活中常用到的切割技术有气割、氧气电弧切割、激光切割、电子束切割等。由于切割过程中会使用到易燃易爆气体,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因此极易引发火灾、爆炸。

(3)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依靠脉冲放电所产生的电腐蚀来完成零件加的。电极裸露部分的电压一般为100~300伏(远远超过安全电压36伏),脉冲放电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电火花加工时所使用的工作液会在常温和放电时产生乙炔、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和大量的油雾烟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4) 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主要是使金属零件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金属的性质(硬度、韧性、弹性、导电性等),达到工艺上所要求的性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热处理包括退火、回火、正火、淬火、渗碳等基本过程,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5) 铸造

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方法,也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来源:菏泽市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